請美國揚棄一中政策

請美國揚棄一中政策

威廉.基思度(WilliamKristol)

卡特總統七八年決定跟台北斷交、撤走美軍和廢除互相防衞條約,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TRA)來防止最壞的後果。TRA奠定美國政策的重要原則:主要是堅持和平解決台灣前途、反對包括杯葛或禁運這些高壓手段在內的侵略行為,及承諾提供防衞武器給台灣自衞,並維持美國遏止中國對台動武的能力。美國政策常見的「一個中國」和戰略模糊從沒出現在TRA。但「一中」瀰漫美國政策,成為每次討論中國或台灣時的官方符咒。
「一中」政策始於抽後解決台灣前途,等待更好的時機。它特意讓美國對結果表示中立。不幸地,政策變了否定台灣主權和自決。問題在於政策沒有與時並進,沒有反映海峽兩岸的變化。例如,北京過去一年致力把美國政策由「不支持」台灣獨立改為「反對」。官方而言,「不支持」獨立仍是美國政策。表面上的差微分別其實十分重要。不支持台灣獨立脗合美國一貫的政策,即不預先決定中國和台灣談判的結果。反對獨立似乎已落決定,讓北京以為美國不會阻止中國攻台。

與此同時,台灣人民的獨立情懷既不輕浮也不挑釁,其實是自然流露自美國一直支持的過程。台灣的民主轉變為美國對台政策帶來不能避免的含意:不是●傾離●而是傾向獨立。
「一中」政策既不反映台灣現況,也不符合美國價值和利益。局勢已生變化,台灣人已建立民主。更重要的是,他們已不再宣稱擁有大陸,也不想加入,甚至是國民黨也放棄了長久的統一立場。對台政策未來必須反映新現實,短期而言,我們可以採取實際步驟反映民主台灣的重要性、盡量擴展台灣的國際地方,和改善美台防衞合作。
美國應該增加高層接觸來減低台灣的國際孤立,雙方高官互訪應該頻密到見怪不怪的地步。政府必須早日決定派誰代表美國出席陳水扁總統的連任就職典禮,這是絕佳機會向北京顯示,由於台灣的民主性質,日後美台關係會更吃重。華盛頓派布殊政府的高層官員會有幫助,為何不能派遣內閣官員代表美國赴會?

華盛頓也應該改變對待台灣總統的方式。雖然台灣總統來訪已日益有尊嚴,但這種每次個別處理的政策只會惹來中國施壓,美國被迫要花太多工夫去安撫北京。民選總統不能到華盛頓,但中國共產黨總書記則可以到白宮,簡直荒謬。台灣總統級以下的官員,也需要來美國跟美國公眾和傳媒暢所欲言。台灣的國際孤立造成這些慣常做法,這是極不健康和有害的,只會阻礙坦誠分享見解。
二十五年前,國會抑住卡特政府的台灣政策。當時北京希望美國撤走後,便可以迫國民黨政府向大陸屈服。北京認為只要台灣向北京主權臣服,北京就會讓台北當局高度自治。中國對香港的「一國兩制」,源自對台構想。但此路不通。九七年以來,已經清楚看到北京無誠意尊重「一國兩制」下的自治。
最大的考驗尚在前面。中國很認真要收復台灣,我們卻沒有足夠工作去阻止。台灣已由獨裁變民主,這會增加台灣海峽衝突的機會,這不是由於台灣挑釁,而是中國不會坐視台灣的民主性質和分開自治的實況。這正正是美國政策清晰而堅定的重要原因。
……………………………………………………
作者為「新美國世紀計劃」主席,本文撮譯自四月二十一日在美國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的《台灣關係法》二十五周年聽證會上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