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控股(005)旗下、滙豐亞太行政總裁邵銘高表示,希望在不久將來亞太其他地區的稅前盈利,能增長至與香港看齊。他認為,滙豐在區內個別市場,如韓國及日本的發展,明顯不足夠。他相信這些尚未發展成熟的市場,增長空間極大,不過目前區內的銀行叫價不便宜,滙豐的策略仍會主力透過自營業務增長,特別是以個人理財業務為增長火車頭,惟當合適機會出現時,滙豐亦會進行併購,對象除銀行外,亦包括卡類組合、壽險及資產管理業務。
去年度滙豐亞太其他地區的稅前盈利(不包商譽攤銷),錄得14.26億美元(升10%),僅為香港部份(37.3億美元)的四成,若本港持續增長,亞太其他地區要從後趕上,必須幾何式倍增。去年上半年本港受經濟衰退影響,全年純利接近零增長,展望今年,他認為包括本港在內的整個亞太區,普遍經濟增長向好,期望04年度本港及亞太地區的盈利表現將會更佳。
滙豐近年在區內成功收購的例子不多,該行有興趣洽購的泰國BankofAsia,剛與大華銀行達成協議。邵銘高未有評論泰國情況,只表示隨着亞洲經濟復甦,本來已頗貴的銀行要價會更高,「這對滙豐是一個難題」,因滙豐的策略是「不喜歡高價收購」,否則巨大商譽攤銷入帳時會蠶食協同效益,故自營增長仍是滙豐的基本拓展策略。
未來20年,他相信中國及印度肯定會為集團締造巨大盈利貢獻,但短線計,星、馬、日、韓、澳、紐、台灣等市場,會是亞太區的主要增長來源地。
滙豐先後入股內地商業銀行及保險公司,邵銘高表示,在基金管理業務建立平台,是行方的重要目標,現正考慮的發展方案有兩、三個,但很難說今年內有否具體進展。另外,滙豐銀行於內地7間分行已獲批准,向內地企業提供人民幣服務,餘下的北京及廈門分行,料到年底將合資格提供有關服務。
滙控年內將有3個全球化後勤中心投入服務,包括斯里蘭卡、印度及菲律賓,合共聘請員工約4500人,但邵銘高強調本港員工不會受影響,職位調配主要來自已公布的英美澳地區職位縮減。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