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仁
人大常委會日前公布批准特區啟動程序,修改○七/○八年的選舉辦法,但同時規定任何修改,只能限制在預設的鳥籠內,就是○七年行政長官保留以選舉團產生,而○八年立法會的議席比例和投票方式不變。
短短一個月內,人大常委會從公布釋法,製造了啟動政改的關卡,至指導政制三人專責小組和特首撰寫報告及定下政改的鳥籠,這場由人大常委會自編、自導、自演的政改序幕已告完成,而香港市民日後在鳥籠內演出的主劇,大概只能扮演小配角,這是香港的悲哀!
其實要修改《基本法》附件一和二的選舉方法,就算沒有人大釋法,要根據附件所載的過三關的任何一關,即立法會三分之二議員的支持或特首的批准,又談何容易!但人大常委會卻為了封殺香港市民的討論空間和民主的期望,竟然赤裸裸濫用權力,不惜損害一國兩制、破壞高度自治、踐踏《基本法》,以求達到其政治目的。自此,中央多年來在香港市民心中已大大改善的形象即時毀於一旦;而多年來,中央和特區所作的共同努力,以實踐《基本法》來維護一國兩制和高度自治,亦付諸流水。
人大常委會以香港的政治條件不成熟,作為否決○七/○八年普選的原因,其實他們理解到香港市民是真正的成熟了。眼見七一的五十多萬人和平理性大遊行,毫無亂子,使國際社會肅然起敬。去年,區議會選舉投票率激增,市民透過選票表達對民主的熱切期望和訴求。中央政府在香港作出了龐大的政治和經濟投資,卻無法令其全力培育的「保皇黨」穩勝大選。香港市民擁有成熟的政治訴求和獨立的判斷能力,正是中央政府抗拒在香港實行民主的真正原因。
封殺普選的另一藉口,就是所謂的平息爭拗,但中央對主要屬於特區事務的政改問題,作出如此粗暴的干預,只會激起更大的政治衝突,使香港和中央,以至香港內部造成更嚴重的分化。香港是一個開放進步的國際城市,市民的政治意識和視野具備一定水平,中央以為以隻手遮天之勢便可消除市民對民主的期望,平服大眾對普選及參政的訴求嗎?筆者相信,中央以高壓來平息爭拗,打壓民主的訴求,只會適得其反!
人大常委會又誤信要保護資本主義,香港有需要保留功能組別選舉,以保障資本家的特殊政治權利。其實,稍有政治常識和國際視野的人都明白,社會各界的利益(包括資本家、中產專業階層等),在民主體制下的政黨政治均自然受到照顧,在發達和成功的民主國家中,有哪一國家的資本家投訴他們的利益受到忽略和排斥?不少反對民主的香港大商家,自問有多少人不緊緊拿着一些西方民主國家的護照作為護身符?為何他們在外面卻甘心正正經經,享受與洋人平等投票的權利,但回到自己國家的地方,卻要踏在同胞的頭上,享用如功能選舉的免費政治午餐和政治特權?其實,中央政府以至本地盲目附和的大商家,如此無理貶低港人,是否認為自己同胞是低等民族,有如「華人與狗」不配享有民主普選的權利?
有些反對普選的內地法律專家,竟然說香港付不起民主實驗失敗的代價。但這些人卻忘記了祖國人民因為毛澤東和四人幫的專政,已付出了無法彌補的代價,而香港的民主小圈子選舉,產生了一個無認受性和缺乏管治效能的特首,亦使香港付出了長期而沉重的代價。歷史和外國經驗不是證明了人權、法治和資本主義的自由經濟能在民主制度下得到最佳保障嗎?在這些成功的民主經驗中,我們不正正見到不同階級的和諧共處和均衡參予嗎?為何有些人士總是罔顧事實,強說民主制度為洪水猛獸,會嚴重損害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呢?還是這些人自私心作崇,希望少數人以行政主導為名,獨攬大權為實,而獲取特殊經濟利益呢?
總的來說,人大常委會這次封殺香港的民主,是「霸王硬上弓」、「大石壓死蟹」﹗但這些做法是違背現代社會所共同追求的價值,違反國際的歷史潮流!筆者相信香港市民對爭取民主,一直抱着永不放棄的堅強信念和鬥志,以理性、和平和務實的方式,持續地推向民主方向發展。須知民主的發展,不進則退,自由的社會空間,亦可能被打壓而收縮。未來的七一大遊行,九月的立法會選舉,將是市民再一次表達自己政治訴求的機會。
……………………………………………………
作者為民主動力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