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欣運動由認識開始

陳欣欣運動由認識開始

陳欣欣自小已很好動,只是大多屬消閒性質;不過,自加入有線電影體育台擔任節目主持後,對各項體育運動有了更深的認識,自始開始定期做運動,她說:「除運動外,飲食是健康生活重要一環。」文:曾雁平 攝影:曾顯華

「欣欣」坦言,加入有線體育台前,對體育運動的認識是相當貧乏;不過,自二千年世界盃決賽周前加入有線,其間除做主持外,還參與多個介紹不同運動的節目;邊學邊做下,現在雖說不上是體育專家,但對很多運動已有一定認識,還養成做運動的習慣。
「小時住鄉村,細細個已開始通山跑,還不時爬樹;而小學時甚麼活動也會參與,試過跳舞、跳繩、排球與羽毛球。」陳欣欣說:「另外,還代表過學校的排球隊參加學界比賽,而後來出了社會工作,夏天便去游水、曬太陽,早兩年試過很投入玩滑水,有段時間每星期會滑兩至三次。」

對運動興趣日濃
「欣欣」表示早前做過多個介紹不同運動的節目,如高爾夫球、網球與健身等,除了對這些運動的興趣日漸濃厚外,還認識了不同的教練,之後還開始隨一名教練每星期定期健身。去年「沙士」期間,因為不用開工便相約同事去打羽毛球,重拾放下多時的羽毛球拍。
問到她怎樣才算健康時,她說:「經常性的運動當然不可缺少,飲食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以前我經常瞓得不太好,經常也睡不着,初初以為多嘢諗;後來看了一位中醫師,經他診斷後,略略改變飲食習慣後,得出了一個相當不俗的效果。」

飲食簡單睡眠安穩
「其實不同體質,對食物的需求不同,像我基本上不適宜食太燥的食物,而醫生便建議我盡力量食得簡單些,日常多食飯菜魚,少吃油炸食物,再配合規律性的生活,睡眠明顯比以往好得多;另外腸胃也較以往好,連多年的鼻敏感發作次數也減少了。」欣欣說。
很多人以為食飯會肥,但「欣欣」指出,其實食飯不會令人變肥,沒有運動才是變肥的主因,「我曾試過完全不食飯,也不見得可以減磅;反而當我食回飯後,可令自己更精神,現在還愛上了吃菜飯。」
訪問後,「欣欣」在餐廳還點了一碗美味菜飯。

運動篇
健身:每星期1次,每次2小時
游水:每星期2次,每次20-30分鐘
跑步:每星期2-3次,每次30分鐘
羽毛球:不定期
「一般人做運動主要意義在於令身體有多點活動,而多做運動自然能知道對身體的好處。」

飲食篇
早餐:火腿蛋、奶茶、菜蜜
午餐:魚、菜飯
晚餐:少肉、魚、菜、飯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不是任何食物也適合,故要小心選擇;另外,飲食要定時,也盡量少食肥膩。」

陳欣欣小檔案
出生日期:23/1
身高:1米69
體重:50公斤
現職:有線體育節目主持
前職:亞視《今日睇真啲》主持及藝員
曾主持體育大賽:00年歐洲國家盃、04年世界盃、世界女排大獎賽等

陳欣欣現時每星期做兩小時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