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款舊鈔見證港歷史

300款舊鈔見證港歷史

【本報訊】除了以銀紙點煙,可有更辣手的燒錢方法?風平浪靜的海面,幾名銀行要員把真鈔拋進遊艇鍋爐內燃燒,繼而把鈔票的灰燼倒入海中。海上突然浮起數張「死裏逃生」的紙幣,銀行要員立即跳入海中拾回,再來一次毀屍滅迹。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總經理柯清輝昨日娓娓道出滙豐過往處理舊鈔票的手法。

運金船送舊鈔出海燒毀
雖然遊艇燒錢的時代已成過去,但大家從今天起,將可在香港文化博物館的「會說故事的鈔票展覽」上,一睹三百多款舊鈔票、水印、電版及被棄用的紙幣設計草圖。
最新一款的一百元及五百元的紙幣已推出市面,原來滙豐銀行的設計師,當初曾想過以經常在港過冬的罕有雀鳥黑臉琵鷺或香港市花洋紫荊作一百元新鈔的主題,但最終是青馬大橋的設計方案「跑出」。
除了大批棄用的鈔票設計草圖外,鈔票展並展出首度曝光的一百元及一千元紙幣電版。水印一直是鈔票的重要防偽特徵,展館也會展示獅子像的水印及簡介製作過程。一張張被喻為「大棉胎」的舊鈔票更可說是整個展覽的「鎮展之寶」。
柯清輝昨日出席鈔票展開幕禮時透露了一個鈔票展也看不到的小故事。原來當年滙豐要銷毀殘舊鈔票,全在主要用作運送金條的滙豐號(Wayfoong)遊艇上進行。當遊艇駛出九龍灣,一名新入職的國際行政主任就會將舊鈔交給銀行總會計,由他把舊鈔放入鍋爐燒毀。

當年負責運載燒毀舊鈔票灰燼的「滙豐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