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選才能繁榮穩定

普選才能繁榮穩定

劉慧卿

逾二十年的代議政制發展,孕育了港人的公民及民主意識。主權移交後,港人對民主訴求更達至高峯,愈來愈重視公民責任,並欲透過選舉,選出代表為他們出力。中大及港大分別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有近六成市民支持○七/○八普選。
不過,人大常委會日前通過決議案,雖肯定董先生報告中所載,○七/○八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議員產生方法有需要修改,但卻同時關上普選大門。常委會由釋法至通過決議案,全程諮詢欠奉,最終港人普選意願被踐踏,民主訴求被壓抑,令港人反感。
中央及親共人士冠冕堂皇地以「均衡參與」及「保持繁榮穩定」為阻延普選藉口。最為諷刺的是,現行選舉委員會及立法會功能組別的設計,卻提供投票特權及參政捷徑,破壞均衡參與原則。

而「普選斷送香港繁榮穩定」更是無理恫嚇。正如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黃偉豪教授所言,資本主義鼓吹市場決定一切,而商界及富人正是市場主要「話事人」。由於普選令市民不論貧富,均有同等投票權,故有助平衡社會整體權力分配,有利社會穩定。此外,普選有利工商界參政,因在選舉中,財富和資源較多者相對佔優,故「普選損害工商界利益」並不成立。據悉自由黨最近有意派員參與直選,本人對此表示歡迎。
此外,有意見指普選令福利主義抬頭。但中大社工系社會福利實踐及研究中心的研究論文顯示,在八五至○二年,立法會選舉議席比例與人均民生開支關係成反比,即香港民主化程度愈高,人均民生開支反降,因為民選議員受市民制約。這亦解釋了香港大部份政黨為何在民生方面走中間路線。

由此可見,普選並非洪水猛獸,反有助推動香港繁榮安定。根據人口普查數據,香港人的教育程度逐漸提高,未受教育的人口比例,由八六年百分之十四點一,大幅下降至○一年的百分之八點四;具預科或以上學歷的人口比例,則由八六年的十三點七,飆升至○一年的百分之二十五點八。去年全民抗炎及七一大遊行,更展現港人的質素及理性。
人大常委會一錘定音,令人有感《基本法》的解釋權及修改權掌握於中共手中,令香港民主發展受極大制肘,「一國兩制」和「高度自治」可能成為空言。前綫自成立以來,一直提倡全民制憲,並要求修改《基本法》,刪去第四十五條行政長官產生方法條文中有關「提名委員會」部份,改為以某個百分比之登記選民提名,及向繳交一定數目選舉按金為參選門檻,解除無理關卡,同時避免參選人過多而引起混亂。另外,前綫認為○八年普選全體立法會議員符合《基本法》規定,條文毋須修改,不過當局應就選舉方法徵詢市民,尋求共識。
現時香港並無機制彰顯民意,故本人呼籲未登記做選民的合資格市民,於五月十六日前登記做選民,以便在九月立法會選舉中,以選票支持贊成○七及○八普選的民主派候選人,透過選票全民表態,表達我們對民主政制的強烈意願!
……………………………………………………
作者為前綫立法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