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大幅反彈之後昨日迅速回落,相當出乎意料,迷信秋官效應的投機者下場相當慘淡。國企股繼續被強勁拋售,不知是美元強勁、宏觀調控,抑或沙士陰霾雪上加霜,走勢太弱,不夠膽估計進一步下跌的空間,但假若仍有興趣入市,應先考慮上周小型反彈中的強勢股,例如華能國際(902)、駿威(203)或者中海發展(1138)等。
不錯一些弱勢股昨日再創新低,表面更加超賣更加值博,但淡市中入市信心薄弱,買家一定是挑選較少變數的股份出擊,強者愈強的可能性甚高。要博弱勢股,應等待不利因素出現改變才出手。
國企以外,昨日另一焦點是德昌電機(179),發出盈利警告後暴跌近兩成,值得討論的地方頗多。德昌並非第一次令人失望,未能令投資者重拾信心之前都不宜期望。
值得研究的反而是盈利預警的制度,原意是好,減低業績公布時候的震盪,但實際上只不過將震盪推前,現在德昌公布業績的時候,當然不會再急跌。業績公布有日期可以期待,盈利警告卻是突然而來,殺投資者一個措手不及,這種制度對減低市場動盪,其實並沒有幫助。
和行內人談起,德昌原來有一段日子未嘗見過分析員,因此今次引起的迴響甚大。盈利預警的制度,從今次的反應,反映出是一個較公平的措施。與其管理層向個別大行分析員吹風,倒不如一次過公告天下,無謂令大戶有資訊上的優勢。以往不少大型股份無端大跌,然後有證券行將評級調低,先見之明太令人羨慕。現在一齊出乎意料,雖然結果無疑一樣都是輸,可是背後的意義大有不同。
現在監管愈趨嚴格,所以管理層也不敢輕易提示個別分析員。其實應該是一件好事,不過可能同類情況會陸續有來,情況趨向公平,卻並不代表股票波幅會縮窄。業內人士習慣享有資訊上的優勢,會覺得德昌管理層做法不妥,基金怨聲載道,對股價走勢是壞事,但這件事對市場發展是好事,所以對錯很難衡量。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