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兆祥
還不過是三四十年前,香港市民想游泳,十分方便,港島西環和北角等地都有泳棚,九龍荔枝角和紅磡等地更有沙灘,海水質素仍然不錯。
今天,對於年輕一代來說,在上述區域跳進海港暢泳,簡直不可思議。當然每區都有泳池,想去海灘游泳也可以去石澳、淺水灣、汀九、西貢等區,交通不算太不方便(雖然假日塞車兼「塞人」)。
可是,新界東鐵路沿線,由大圍到上水一帶,卻是沒有海水可以游泳的地方,以前還有馬料水和烏溪沙等海灘,現在早已「發展」得無影無蹤了。在這幾區居住的好幾百萬居民,真的很「渴」海灘風光,希望毋須長途跋涉,得以享受水上活動,親親大自然(而不是在人工化的泳池裏泡「人湯」)。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大埔龍尾千呼萬喚始出來的人造新海灘,可以說是千千萬萬人美夢成真,將會滿足大眾的需要:它距離火車站只有約十五分鐘的公共交通車程,加上附近景點多,旅遊設施配套可觀,相信在二○○九年落成啟用之後,將會旺場不已,成為香港另一個假日好去處。
由於水流關係加上珠江水污染,香港西半部各海灘(由汀九到屯門,還有大嶼山各處)的水質向來不敢恭維,一年到晚相當多時間不宜游泳,所以大埔若有新海灘,更形珍貴。
正因如此,我們從現在開始,必須不遺餘力,官民合作,拿出巨大的資源和決心,令吐露港一帶的水質漸入佳境,絕對不容許任何方面污染破壞,例如:
‧新界各區村落的動物廢料(雞糞豬糞)處理,要更嚴格執行監管,農藥使用(特別是化學殺蟲藥、除莠劑)更要嚴格監管,以免新沙灘的泳客中毒。
‧沙灘建造的設計和施工過程,要保證重點抓環境保育,減少對附近生態的破壞,尤其是保存當地生態敏感地帶的紅樹林和海產。
‧大量引進最先進的綠色科技,例如太陽能燒水照明及發電、污水處理、廢物堆肥,作為示範區,讓大眾親睹這些科技應用。
‧在附近鼓勵開設有機農場,既美化環境提高吸引力,又增加旅遊消閒設施,同時保育環境,更讓區內食肆供應新鮮有機食品生意興旺,一舉四得。
沙士之後,香港人逐漸活得更綠色,政府能夠掌握時代脈搏,配合市民訴求新趨勢施政,才是大家的福氣。
……………………………………………………
作者為綠田園基金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