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毒奶粉問題已成為眾矢之的,國務院派往毒奶粉重災區安徽阜陽市的調查小組,初步查出「毒源」來自安徽等四個省的至少七個城市,二十二名涉案者已被刑事拘留。國家衞生部也派出專家進駐阜陽市醫院,為農家嬰兒免費檢查身體。
在國務院六個調查組監督下,安徽省的工商、質檢、公安等部門前天採取聯合行動,檢查阜陽地區各大超市、商店和大小零售店,結果發現部分店舖的貨架上,竟然仍繼續出售被列入黑名單的毒奶粉,無視近六十名嬰兒吃了毒奶粉而死亡的慘劇。工作人員根據零售商提供的資料,再到省內的合肥、蚌埠、蒙城三個奶粉批發市場突擊檢查,終搗破省內多個地下奶粉製造工場。
調查人員初步認為,阜陽市的毒奶粉多由外地進貨,「毒源」包括河南鄭州、浙江義烏、江蘇徐州、浙江溫州等地,至今已有二十二人涉嫌製造和售賣毒奶粉而被刑事拘留。令人驚訝的是,大部份地下工場能夠源源不絕製造毒奶粉,竟因為背後有中型的奶製品企業作「幫兇」。
有中型企業經理透露,大部份毒奶粉的成份包括麥牙糊精、庶精和糖精等,這些成份需經一個名為「噴霧塔」的機器打成粉狀才能成為「奶粉」。但一個「噴霧塔」價值兩百萬元,只有中型以上企業才可能擁有。由於近來內地奶類業競爭激烈,很多中型企業都與地下工場合作,幫他們「打粉」加工,再交給工場自行包裝。
考慮到絕大部份「毒奶粉」的受害者都是農村嬰兒,國家衞生部昨天派出九名營養學、兒童保健和食品衞生等方面的專家,到安徽阜陽地區為一歲以下的嬰孩提供免費體檢,以及收集所有嬰兒的奶粉樣本進行檢驗,以便掌握毒奶粉在當地造成的傷害。
另外,北京市衞生局證實市內首宗「大頭娃娃」小旭食用的「澳蒙牛初乳」奶粉為劣質奶粉。由於這種奶粉目前在京城十分流通,當局已下令全面封殺。西安市昨天在查獲二千多公斤劣質奶製品的同時,還發現近萬公斤的假冒劣質肉製品和豆芽製品。
《新京報》/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