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論勢:美國加息仍有變數

投資論勢:美國加息仍有變數

美國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上周三出席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聽證時表示,美國經濟進展良好,通縮威脅已經消除。言論曾加強了市場對聯儲局提早加息的憧憬,美元亦驟獲新的上升動力。但翌日格老卻在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中表示,暫時仍未見到出現全面性通脹壓力的迹象,暗示了對加息毋須過急的看法,令美元升勢登時停頓了下來,兌日圓固然一再受阻於110關口,歐元亦從1.17美元中位的5年半低位反彈,收復不少失地。
雖然調查結果顯示,有5成市場人士估計聯儲局最快會在6月底的會議中加息,相信在8月中的會議加息的比率更高達100%,而利率期貨亦已反映了聯儲局會在8月加息的預期心理,但美國息率的演變步伐會否一如所料,仍存在着一定的變數。

理據仍不足
眾所周知,為了避免瓜田李下,亦可能基於政治考慮,聯儲局在總統選舉年,一般會按兵不動,尤其是愈接近大選,聯儲局愈傾向以不變應萬變。此所以市場相信聯儲局若認為有加息需要,亦會選擇在6月30日或8月10日的會議中宣布,因為再緊接下來的議息日是在9月21日和11月10日,與總統大選的日子已過於接近,除非迫不得已,否則聯儲局必然會按照一貫傳統行事,以免招人口實,被外界指摘偏袒任何一方候選人。
問題是,若美國完全未有通脹迹象,聯儲局又有否必要為了防患未然而強行加息呢?雖然目前處於46年低位、只有1厘的聯邦基金利率確屬偏低,但卻對美國經濟維持穩健的增長步伐大有幫助,對布殊爭取連任亦有莫大的好處。尤其是布殊一意孤行攻伊的事件愈揭愈臭,現階段只有經濟牌才可以挽回低落的民望,以增加布殊的連任勝算,估計布殊絕不會願意見到聯儲局在大選前提息。有理由相信,除非在未來兩個月所公布的通脹數字持續強勁,就業數據亦保持理想,否則,聯儲局仍有大條道理在11月的大選前按兵不動。此亦是我認為聯儲局今年最多只會加息1/4厘,而加息日期極可能會拖延至大選結束後、12月14日的會議中才落實的原因。當然,若通脹環境轉變,亦可能會改變我自己的看法。

留心G7峯會
今天避談滙市而集中在討論美國的息率動向,主要是執筆時仍未知七國峯會會否觸及滙率問題。
大家不善忘的話,應知道過去兩次峯會均對美元起着立竿見影的影響──去年11月的會議成為了美元大幅下跌的導火線,而上次在2月舉行的峯會,卻促使美元扭轉了弱勢。可見現時的峯會對美元後市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亦再不可以如過往般,把峯會當作毋須重視的橡皮圖章或例行公事。
七大工業國既已曉得緊密合作,維持滙市秩序,我們亦應順應形勢而變通一下,對峯會的聲明內容宜用心咀嚼,決不可等閒視之。
趙善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