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趁市勢差買優質股

英之見:趁市勢差買優質股

恒指在12000點邊緣終於出現一次較像樣的反撲,現在很難判斷升勢只是反彈,抑或大市已經見底。就算再升二三百點,也不見得會有重大啟示,真正要有信心,可能要等到大成交破13000點,求穩一定嚴重蝕章,還要並非太安全。
投資分析是難,但心態應是不斷求進。今次調整既急且深,絕對是出乎意料,筆者只是早了一日博國企,就算市況回穩,依然仍在捱價,幸好幅度收窄在1成以內,不過美元依然強勁,原材料股份較難開展升勢。犯錯並不重要,重要是從錯誤中學習,博國企股的重心,應該是那些風險相對較低的股份。全部股份都因為宏觀調控而下滑,但原材料股份要面對另一不利條件,就是美元強勁。電力股、駿威(203)、中航信(696)或中海發展(1138)等,相對會叫人較安心。
不是刻意作事後孔明,從今次的經驗中,可以看出上述股份的止蝕盤較遲出現,可能市況變得極度恐怖,才會迫使投資者胡亂拋售。最遲暴跌最早反彈,日後遇上同樣情況,便可緊密留意防守性較強的股份,對捕捉時機會有幫助。原材料股份並非沒有可取,假若美元一旦回軟,便有甚強的攻擊能力。

東強績佳耐心等收成
追溯到更前的事情,其實當日東方海外(316)的大跌,已經算是埋下了伏線,PE低於股息率也有拋售,以1.1倍資產淨值計算目標價,國企股中一大堆周期性股份,重演同樣場面並不出奇,現在重鋼(1053)又已經是PE低於股息率。
筆者在大跌市途中,還常見減低損傷的理由,其實並非捕捉時機有過人之能,而是在恰當時候人棄我取。東方海外現在等同舊價25.2元左右,對上一次在本欄提及的大新(440)更有利潤。當時也有調配部份注碼跟大隊投機,但如果全力以赴一味跟風,很有可能已捱不住加入斬倉行列。
不少物超所值的股份,通常都是買賣兩閒,不及國企快上快落吸引,可是贏面反而較高。撇開國企,現在其實是投資的不俗時機,市勢太差,不少業績理想股份都沒有反應,東強(615)便是一例,在旺市中可能早已飛升,股價遲早反映業績,有耐性應有回報。
黃國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