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攻略:原材料股將繼續尋底

基本攻略:原材料股將繼續尋底

美國3月份耐用品定單繼2月份上升3.8%後,再次增長3.4%,遠出乎市場預料。汽車、電腦等耐用品需求量大量增加,顯示製造業正不斷出現增長,將大大改善美國就業問題,如5月7日公布的就業數據再有理想表現,加息之期將會由一般預期的第3季,提早在6月30日的議息會議上出現。然而,在經濟狀況不斷出現高速增長下,通脹自然難免,提早加息抑制通脹是理所當然。
杜指經過上周初的下跌後,在企業業績理想帶動下收復失地,上周上升21點。納指則在主要科技股強勁業績帶動下顯著反彈,一周升2.7%。美國最主要企業已先後公布優異業績,本周焦點將重新放於經濟數據方面,包括首季GDP數字及消費者信心等。
港股跌至今年新低後,在美股反彈下亦能跟隨,恒指一周最後只跌74點。上周提及的地產股雖然亦跟隨大市跌至今年新低,但低位有相當支持,上周五更顯著反彈,可繼續持有,沒貨者可於現水平吸納,以現時水平計,預期第2季內將有1成以上升幅。
國企再受重創,上周中低見4174點低位,周五雖大幅反彈,但一周指數仍要下跌4%。筆者在先前已經多次指出,由於胡亂投資基建項目而引發的經濟過熱,必造成惡性的通脹,有需要盡快控制。

滬杭甬收入穩定可看好
對中國而言,通脹的危害要遠遠大於通縮,因為它極有可能釀成社會動亂,影響到政局穩定和政權的生存。所以我們看到自03年下半年以來,雖然中國已擺脫了通縮,但是當通脹的影子開始顯露時,中央政府就以「12道金牌」的方式連續重拳出擊,以控制經濟過熱和通脹。從行政干預到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如果還不能達到目標,加息只是時間問題,故相信國企股份因超賣而出現的反彈過後,大部份原材料股份仍會繼續尋底,趁機沽出。
國企股份當中,只以電力受及公路股最不受政府的經濟調控措施所影響,值得趁低中長線吸納。浙江滬杭甬(576)在此次跌浪當中表現最為穩定,主要是因為政府打擊目標是與建築有關的原材料股份,對公路股影響不大。隨着經濟繼續發展,公路使用量將不斷增加,收入穩定下,前景看好,可於現水平吸納,中線目標6.5元。
連敬涵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