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唯一蝴蝶生態調查員 蝴蝶姑娘

全港唯一蝴蝶生態調查員 蝴蝶姑娘

【本報訊】你工作開心嗎?二十八歲的陳靜嫻,是全港最快樂上班族之一。她的辦公室是綠油油的郊野公園,她日常工作是與全港二百三十多種蝴蝶打交道,是嗜好抑或是營生早已分不清也不必分。同事都叫這名幸運女子做「蝴蝶姑娘」。
蝴蝶令蝴蝶姑娘死心塌地之處,非關美麗翅膀,而是柔弱外表下堅持存活的戰鬥力。原來初生的蝴蝶,只懂不顧一切向上飛、向上飛……牠幫她克服了死亡的憂傷。 記者:李慧玲、黎國剛

陳靜嫻是漁農自然護理署唯一一名專責研究蝴蝶的生態調查員。這個職位,○二年新開設,而陳靜嫻是第一個擔任這項工作的人。前無古人,也暫無來者。
其實,她的工作一貫令女孩子又羨又妒。中文大學生物系畢業後,陳靜嫻第一份工作任職環保團體,負責帶團出海看中華白海豚。嘩,白海豚,誰不喜歡親近?
她當時在龍鼓灘上班,附近蝴蝶群集:「我常常見到,有蝴蝶死了,其他蝴蝶就會在牠們屍體上飛來飛去。我還以為《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化蝶故事有根有據,蝴蝶真是好多情!」她由此對蝴蝶產生興趣,開始搜集、研究有關資料。
當她對蝴蝶增加認識,她才知道所謂蝴蝶多情不過是一場誤會:「原來牠們只是對氣味敏感,想吸食屍體的礦物質。現在,我在郊野工作,一身汗水味道,蝴蝶都會受吸引飛到我頭頂上。」
她向觀蝶者提供貼士:「所以,如果你放一些腐果或蝴蝶,也可以吸引蝴蝶飛過來。」

說來浪漫卻毫不輕鬆
研究蝴蝶,說起來浪漫,但做起來卻毫不輕鬆。她不時要攀山越嶺,發掘一些仍未為人知悉的蝴蝶集中地。
她興致勃勃地說:「我們最近便發掘到一些新的地點,例如屯門小冷水,是堆填區;還有馬鞍山牛押山,山頂上有很多特別品種的蝴蝶,令人好開心好興奮。不過,真是好高,崖壁又好直,要縋繩上落。上去還可以,但下來我真是心驚膽戰。」這些新的集中地,會刊於漁護署明年新出版的生態地圖,方便觀蝶者。
為了拍一張蝴蝶破蛹而出的照片,陳靜嫻也曾試過通宵不眠地等待:「蝴蝶由蛋變幼蟲變蛹變成蟲,分四個階段。黃昏六時,我察覺一隻苧麻珍蝶的蛹微微變顏色,意味成蟲要破蛹了,我於是拿着相機一直在等,等呀等呀,最後等到凌晨四時。但那一刻,見到一個生命在你眼前拍拍翅膀飛出來,好開心,好感動,一直都是值得的。」她翌日拿着照片四處向同事展示,仍興奮得大叫:「我拍到照片了!」

「蝴蝶一點也不脆弱」
當然也有沮喪時候。她養着的一隻蛹突然死了,她才驚覺原來在她哺養之前,有寄生蠅在蛹內生了蛋,蝴蝶蛹逐漸被蠶食而死。她傷心得不得了。
記者問她,會否覺得蝴蝶太嬌嫩、太脆弱?她瞪大眼睛說:「蝴蝶一點也不脆弱!牠破蛹而出變成蟲,過程要兩個鐘,牠要好努力好努力才做到。剛變成蟲時,蝴蝶只會往上飛,一直往上飛,不會向左向右,令我深深被觸動——我婆婆一年多前過世,我好傷心,我好想念她,但我望着一直向上飛的蝴蝶,我跟自己說,我不可以倒下,我要像蝴蝶一樣堅強……」空氣在這一刻突然凝住,蝴蝶姑娘雙眼紅紅,已一臉眼淚。
她說:「蝴蝶好堅毅。牠們生命一般只維持三數星期,出生然後交配然後生好多好多蛋,希望最少有一個、兩個、三個可以存活。牠們教曉我好多,幫我度過了最傷心的日子。」

大絹斑蝶
大絹斑蝶是一種不常見的大型斑蝶,其下翅呈栗子色。
漁護署提供相片

苧麻珍蝶
陳靜嫻曾經為拍下一張苧麻珍蝶破蛹的照片,通宵不眠。
漁護署提供相片

美鳳蝶
大型蝴蝶之一的美鳳蝶。
漁護署提供相片

絹斑蝶
常見斑蝶之一的絹斑蝶,因食用有毒植物,故其體內含有毒素。
漁護署提供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