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言堂:國指未見底恆指續整固

錦言堂:國指未見底恆指續整固

國企指數連跌8個交易日後,上周四反彈,但預期仍未見底/穩定,任何反彈皆會受制於4500/4600點。短線炒家應趁反彈減持,由於基金獲利盤未完全消化,預料國企將見進一步沽壓,鋼鐵及金屬類股即使喘定,下跌風險仍高。當中有個別股份,可在調整市中作短炒,包括中國鋁業(2600),但要留意買入價離目標價的上升空間是否足夠,若少於12%,筆者認為值博率不高。
恒指即使跟隨美股反彈,筆者維持對股市走勢負面之看法,下周波幅料為11900-12400點,技術整固仍未完結。筆者認為,即使恒指在12000點以上橫行,也不代表已見底,相反只會消耗購買力,在12000點可以買入新鴻基地產(016),電盈(008),工銀亞洲(349),中國鋁業及中國人壽(2628)。
中鋁首季業績理想,鑑於需求強勁,氧化鋁平均售價漲46.3%至每噸人民幣3584元。展望將來,我們預期04年氧化鋁供應將嚴重短缺,價格將繼續向上。不過,近期冷卻過熱經濟的措施或會對產業造成負面影響,因此,與其他國際同業比較後,我們給予中鋁較大的折讓(50%)。現價為04年預計PE10.5倍,我們維持「買入」建議,新目標價為5.8元。
筆者補充上周意見:憂慮加息及中國金融政策進一步收緊,令市場擔心股市上升空間減少,引至沽售浪潮,筆者今天從市場行為角度解析原因。

炒家出貨投資者跟隨
對加息憂慮,加上股市估值並不算特別吸引,現在約15.8倍的04年PE(過去10年平均PE為12至20倍),令恒指上升空間有限。兩項因素(加息及估值)加起來,成為炒家的沽售藉口,進而令投資者跟隨沽售(主要是基金及機構投資者,長線基金例外)。炒家的力量絕對不能忽視,他們通過獲利盤、借貨沽空或利用衍生工具對沖,製造波動,引發程式沽盤/買盤。加息不表示會將趨勢扭轉,只是在現階段將投資者的情緒變為悲觀,成為獲利的藉口。
換句話說,當基金及機構投資者認為港股短期見頂於14000點,便會選擇獲利而不會買入。作為散戶,入市前也應該從大戶的角度考慮,不能與之對抗。一般情況,市場的發展主要由以下因素形成:
(1)市場人士的心理;
(2)資金流向;
(3)公司估值;
(4)外圍經濟及公司業績。
由於每一項因素對股市的影響未必全部可以量化,特別是首兩項,所以預先估底部(或上升時估頂部)是不大可能也是不應該做的事。筆者相信,期指炒家應該深明以上道理,不會估頂/底或過份專注炒小波幅,偶而為之尚可,但習慣了,傷害性會很大,因為長線賺錢是靠耐性及「坐啱個浪」。
所以,筆者認為港股今次下跌的流程是:加息憂慮>>造成上升空間有限/減少>>選擇獲利>>觸發止蝕>>下跌。
而不是:加息憂慮>>下跌>>選擇獲利>>觸發止賺/止蝕>>下跌。 李錦 新鴻基證券策略師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