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小六升中的統一派位申請將於下周一展開,又是家長煩惱如何令子女踏入心水名校門檻的時間。有升學專家指出,成功與失敗關鍵在於首三個志願,家長選校要戒掉「通殺」名校心態,Band1(第一成績組別)學生也要「保本」,首志願可選填校網內一等名校,但第二及第三志願則要選次一等的中學,否則可能造成通輸局面。 記者:倪清江
今年有八萬多名小六學生在九月份升讀中一,英文中學向來是多數家長必爭之地,但本港一百一十四間英中,只有約兩萬個中一學位,即平均每四人爭一英中席位。
現時統一派位,學生將被分為三個派位組別(banding),油麻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校長張志鴻表示,家長首先最重要是向學校查詢子女的派位組別,才可決定選校次序。
張志鴻表示,Band1學生如被派到選校表上排很後的中學,原因可能是選校時家長將多間同級名校放在前列。他指出,那些名校人人都會選,如果首志願落空,到派第二或以後的志願時,所選的名校也已滿額,最後或被派到三十個選校志願以外的中學,「結果係好悲慘!」
至於Band1學生應如何選,張志鴻表示家長可在首志願填上心水名校;第二及第三位應填寫次一等的學校「保本」,這些學校受家長歡迎程度,應較校網內其他一等名校略低。他又說,過去亦有學生取小徑,跨區選報他網名校,但成功機會不一定,「要就住就住,唔係萬試萬靈。」
Band2及Band3學生方面,張志鴻則認為他們勿博一等名校,Band2學生可選擇次等名校,而Band3則勿選英中。
輔導教師協會主席趙榮德也指出,家長選校時,前列志願不宜全攻一等名校,也要選填次一等的名校。他表示,喇沙書院和拔萃男書院等二十多間補助學校,以及皇仁書院等官立中學,都可視作一等名校,而次一級的則是近年冒起的地區名校,但兩者同受家長歡迎。
趙榮德提醒家長,宜將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所填報的中學,放在首志願,以防日後一旦派位落空時,可以增加「叩門」成功機會,「名校係好鍾意家長有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