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真是假,據說,美國有家電腦公司,老闆是香港去的移民許立信,這位許先生以二點九億美元賣掉自己的公司,竟把七千多萬美元,也就是超過一半的利潤分給員工,由經理到倉庫工人,都發了一筆大財和小財;許老闆,也真夠意思的。
這樣的大手筆,引來《福布斯》雜誌等媒體的報道,難得他不驕不躁,告訴大家:照顧員工,是天經地義的事;他自己留下最大的一份,其實算不上慷慨。當上他的員工,自然高興,要去致謝,許老闆乾脆躲起來,表現得好有品味。
如果都是實情,這真是香港人的驕傲;多一點香港人有這樣的好形像,大家外遊,托這些好老闆的鴻福,大概也會多一點外國人尊重。
有錢,如果也有品,一般不尚浮奢,也據說,許立信先生平日生活好節儉,隨便吃個漢堡包,就算一頓飯。二零零一年,他買下虧蝕的eMachines,第二年,就轉虧為盈,成為美國第三大電腦製造商。
這樣的好人好事,原來不是唯一的;一九九六年,許先生的好朋友,金士頓科技公司的老闆孫大衞,就曾經拿出一億美元分給職員,傳為美談。人家的美談,細想,多少可算是我們的悲哀;如果香港可以提供一個合理的環境,讓這些優質港人留下來投資和發展,這個社會,將是多麼的美好!這些忙得只能吃漢堡包的港人,哪會有時間去干政?哪會有閒情頤指氣使,去教訓其他港人?甚至,哪會有興趣去為富不仁?
香港的能人本來好多,一個個走了,就留下董建華,替我們向中央乞食;來救港的自由行,哪會知道我們在沒有這個好特首的日子,曾經好有尊嚴,曾經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