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債承銷銀行完成初選

官債承銷銀行完成初選

【本報訊】政府發債進程一浪接一浪,消息透露,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昨向有意競任200億元政府債券安排行的銀行,發出初選入圍通知。當局表示會在日內再發出正式邀請函,就政府發債安排提交具體建議書及列出入標規範。

據悉,政府從20份意向書中,篩剩約一半進入次輪複選,3家發鈔行及一些英、美資大型投資銀行,料在初選入圍名單內。

3家發鈔行料入圍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表示,篩選初步入圍的發債安排行名單仍在進行中。據了解,政府希望在下周正式向入圍的投資銀行,發出提交建議書的邀請通知,以便趕及5月12日將發債議案提交立法會通過後,可公布最後入圍的安排行名單。政府提交議案的時間表較原訂延遲一星期。

入選者昨收到通知
政府在3月底收到投資銀行共20份擔任安排行的意向書,其中5份是由兩家銀行共同提交,包括滙豐與高盛聯手合作。消息說,獲初選入圍的銀行,昨傍晚收到簡短通知,但入標詳情則要日內才收到。
據知,政府計劃發行的200億元債券,初步屬意港元部份佔70、80億,最多佔總發行額的一半,餘額則主要以美元或部份歐元為單位,對象包括公眾及機構投資者。市場估計,政府或會參考去年底中國財政部的發債安排模式,就美元及歐元債券部份,各揀選3家安排行。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在五隧一橋發債儀式後曾表示,若立法會順利在5月份通過政府發債計劃,希望最快在今年夏季發售。他在接受中華總商會會刊訪問時亦表示,政府發售200億債券有「一箭三鵰」目標,首先今年政府財政預算案的資本帳中,因有資產項目出售延期而導致出現缺口,故發債有填補資本帳的實際需要,避免拖延政府開展基建工程;其次可為市民提供多一種投資選擇,並推動債市發展;又讓政府因應市場轉變,作出適當的投資選擇,使政府理財更具靈活性。

散戶對五隧一橋債券的反應,可讓政府在發售200億元債券作參考之用。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