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股壇:粵投債重影響評價

點股壇:粵投債重影響評價

粵海投資(270)去年是重組債務後重要的1年,透過再融資及出售非主營業務,悉數償還銀行重組的債務,已解除債務重組的所有責任,但債項依然,只是經營上較為靈活。
再融資的安排,使大部份債務負擔由定息改為浮息,使利息支出減少7.46億元,去年利息支出總數更減少8.77億元,因此,去年粵投的盈利激增9.12億元至11.06億元,每股盈利20.14仙,不派發股息。
粵投業務多,未能逐一討論,但部份如公路及物業仍要作出撥備,因而該兩項業務錄有虧損,而主要的供水業務(佔81.6%)提供盈利6.77億元,佔總盈利61%。
供水專營權由2000年8月起30年,是粵投起死回生的注資,其收支影響整體業績,去年供水香港上升1.25%,收益穩定,港府要求減少供水,仍未落實,而粵投則稱將不影響收益,相信由有關方面作出補貼,但去年第四期供水改造工程投資47億元,只是按專營期攤銷,每年攤銷已增1.8億元。
供水項目債務148億元,總債務為185億元,經以定息掉期對沖後,現有浮息貸款約49億元,利率已有見底迹象,在候機上升,利率每升1%,對粵投的利息支出是增加4900萬元,對盈利的影響約4%。
去年盈利增加9.12億元,利息支出則減8.77億元,業務增長只是3500萬元,而去年撥備減撥回淨額約5300萬元,換言之,經常業績還較上年減少1800萬元,若考慮到沙士對酒店業及零售業的影響,輕微減少並不為過,而出售皮具及啤酒業務,所獲收益亦相應減少。

今年增長成疑
今年展望,供水業務穩定,發電及路橋亦將穩好,物業一般,酒店業轉好,零售業將受毗鄰商場新開張而有相當競爭,相信利息支出無大變動,而供水改造工程投資增加的攤銷,對整體業績有影響。
粵投股價1.37元,PE6.7倍,看似頗低,但今年業績有否增長成疑,儘管可能派息,但受重債所限,不會高息,粵投表示繼續拓展,仍待落實,除非有理想拓展成為增長動力,否則吸引力一般,評價受限制,但現價下跌風險亦不大。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