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項研究發現,在現行立法會分組點票機制下,董建華政府只需取得少數親政府議員支持,便可壟斷通過草案的權力,故港府去年可堅持提出《基本法》23條立法,學者認為應修訂表決制度,政府提出的修訂案亦需以分組點票方式表決,以迫使政府更多接納反對派的意見。
上述名為《立法會功能組別和投票制度怎樣令政府壟斷立法權力》的研究,由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比較法和公法中心研究員ChristopherChaney進行,他分析了二○○○年起第二屆立法會任期開始至本年三月的投票紀錄,結果發現六十名議員中,三十六人甚少對政府提出的議案投反對票,當中十七人更從來沒有反對政府紀錄,其中以早餐派及港進聯佔最多,可說是名副其實「保皇黨」。(見表)
ChristopherChaney指出,《基本法》已嚴格限制議員提出草案的權利,而分組點票機制更直接左右立法過程。
他以過去三年多四十八項草案修訂為例,指出由於由政府提出的修訂案毋須經分組點票表決,共有四十六項獲通過,但若這些修訂議案改以分組點票機制表決,則只有三十三項獲通過。
他說,在現行機制下,議員與政府的權力嚴重失衡,因為政府只要取得少數親政府議員支持,便可輕易否決反對派的提案,但反對派提出的議案獲通過機會卻極微,他認為應修改表決機制,政府提出的修訂案亦需以分組點票表決。這樣才可以令政府有更大願意與直選議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