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死的啟動權 - 陳也

安樂死的啟動權 - 陳也

用嘴叼着筷子按在電腦鍵盤上,打出一封給立法會議員的陳情信,希望能如願安樂死的癱瘓病人斌仔,已經卧床十二載,曾經去信董特首及法援署,但特首將信轉介衞生福利及食物局,有關部門拒絕病人安樂死的請求。楊永強應該不必向立會交代或出席聆訊,安樂死,香港於法不容,立會以往亦曾否決過方案,這次披露有關信函,是希望傳媒報道,鼓勵病者有勇氣生存下去。

有勇氣生存下去,讓人想起落畫不久的美國片《21克》。女主角本是幸福少婦,丈夫與兩個女兒橫遭車禍喪生,少婦痛不欲生,父親努力開解鼓勵她好好活下去。「為甚麼要好好活下去?不一定要好好活下去的。」絕望的少婦選擇以酒精和軟性毒品麻醉創傷,加快力度催殘活下去的機率,向輕率脆弱的生命說Idon'tcare,對命運主宰者冷笑一聲,請你看看,我這身皮肉,值得為誰活下去?
安樂死是引發人性爭議的課題,但是廁身凡事要睇中央面口,將高度自治一手矮化,尋求釋法將一國兩制的中樞神經癱瘓後還說這是為你好的社會,無論董特首與立會議員,皆無權對安樂死置喙。當巴金這些名譽老人尚且痛苦不堪在病榻上哀求拔喉脫苦而不獲黨批准的同時,香港特區是不可能有安樂死的啟動權的。
基本法經人大一搞,像打空翻失手墮地的少年。為半身不遂者請命的特別行政區領導人,揹起五十年不變的十字架,虔誠向天堂的鄧公禱告,請讓一億幾千萬同胞同一時間自由行湧來消費吧,賺到窒息的死,典型經濟動物的香港人,夠安樂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