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恩、謝弗、弗雷澤(TimKane,BrettSchaefer,AlisonFraser)
美國每逢生產、職位和人工等增長稍有放緩,就出現一些經濟的「不死神話」。今時今日,神話涉及外判問題。
神話一:美國正在不斷流失職位。
事實:就業人數比以前多。
○一年十一月經濟衰退結束後,全美就業人數增加超過一百九十萬。現在美國就業總人數達一億三千八百三十萬,比任何時候都多。
神話二:失業率低,但未把許多不再找工作的人計入。
事實:儘管勞動力大增,失業率仍下降。
不但失業率達到歷史低點的百分之五點六,勞動力也在不斷增加,比二○○一年底多了二百零三萬人。未出現高失業率,勞動力也未見萎縮,便無法證明更多人不再找工作。
神話三:三百三十萬個職位將因外判而流失。
事實:外判的影響甚微,職位流失率低於百分之一。
在過去十年,美國平均每季流失七百七十一萬個職位。二○○○年至二○一五年,估計平均每季最多外判五萬五千個職位,只佔每季流失職位的百分之零點七一。
神話四:自由貿易、自由勞工和自由資本損害美國經濟。
事實:對經濟成長、新增職位和更高生活水準來說,自由經濟很有必要。
《經濟自由指標》證實,政策與自由經濟相背馳的國家,常會阻礙經濟成長,其結果反而是減少職位。
神話五:職位外判即職位流失。
事實:外判表示效率高。
外判是一種最終以低成本投入來增加產量的手段,可使美國公司和家庭均享有低廉的物價,結果提高了生活水準,增加了職位。
神話六:外判是一條單向道。
事實:外判是雙向道。
由其他國家帶來職位的增長率,高過在海外失去職位的增長率。製造業職位「內判」至美國的數字增長了百分之八十二,而外判至海外的數字只增長百分之二十二。
神話七:美國製造業職位流向貧窮國家,尤其是中國。
事實:不少國家,甚至中國,也在流失製造業職位。
流失製造業職位的不只是美國。在一九九五年至二○○二年間,美國製造業就業率下降百分之十一,與全球平均數相若。中國製造業就業率也大幅下跌,同期急降百分之十五。
神話八:只有貪婪的公司才以外判獲利。
事實:每個人都從外判獲益。
外判事關效率。由於成本降低,每個消費者(包括因外判而失業的人)都獲益。
神話九:政府可保護美國工人免受外判之累。
事實:保護主義即孤立主義,史上已見過失敗例子。
懲罰外判的公司,新增關稅,或改變稅制,這些建議一旦實施,後果難以預料。這類做法常損害美國公司的出口和競爭力。
……………………………………………………
作者分別為「數據分析中心」研究員、「國際貿易及經濟中心」研究員,及「傳統基金會」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