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小心中國硬著陸的漣漪效應 - 何洋

蘋論:小心中國硬著陸的漣漪效應 - 何洋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新近公布的資料顯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泡沫可能正在形成,不但2004年第一季度的已開工新建項目增長達31%,計劃中的新增投資額按年增幅更高達67.4%。房地產泡沫的浮現,加上一些投資以極高速增長的行業,預示着中國宏觀經濟的前景被眾多不明朗因素困擾着。有見及此,中國政府正透過不同的政策,試圖給經濟降溫,從而迴避經濟硬着陸的風險。
一切都似曾相識,1993年中國經濟亦曾經歷一次房地產和金融泡沫,為遏止經濟過熱當時的副總理朱鎔基在1994年推出16項宏觀調控措施,有效引領中國經濟軟着陸。2004年的中國經濟泡沫和10年前的卻有一重大區別,在全球日漸一體化的宏觀大氣候下,在過去10年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貿易關係日趨密切。在今天,只要中國經濟打一個噴嚏,將有不少國家的經濟馬上着涼,這現象尤以東亞地區最為明顯。日本經濟近日展露的復甦曙光就主要靠對中國的出口所帶動,2003年該國對華出口額達741億美元,比2002年升39%。去年日本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7%,據經濟學家估算,這增幅中有超過33%由出口到中國所帶動。南韓的情況亦與日本相若,去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韓國出口的最大市場。同年中國由南韓入口貨物總值為431億美元,比2002年高50%。
因此,與10年前不一樣,中國在今天能否成功令其經濟軟着陸不但對自身的長遠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牽一髮而動全身,其成敗對與其有緊密經貿關係的國家同樣重要。若中國的經濟泡沫以硬着陸告終,其對東亞地區所衍生的負面效應不能低估,投資者應早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