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首季港人購買內地物業數量及金額,均較去年同期上升,最受港人買家歡迎的地區,仍以深圳居榜首,其次是珠三角、廣州及上海。首季由港人購入的深圳物業超過2000伙,用作投資及因工作關係而入市,比例逾五成,較去年同期明顯增加,相反,作度假及移居內地之用的比例大減,買家結構出現頗大的轉變。
置業國際集團主席蔡涯棉表示,首季港人在內地置業的單位數量達4900至5500個,成交金額約為28.6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升4%及10%。
首季來港發售的內地樓盤共49個,深圳佔17個,或34.7%,買家購入單位由過往作度假或移居內地佔大比數,漸轉為出租投資及工作關係佔最多,兩者共佔百分之五十五,較去年同期多14個百分點。
買家年齡、收入、教育水平及職業等均出現明顯變化,首季在深圳置業的港人,40歲以下的佔69%,去年全年只有53%。家庭月入3萬元以上的比例為3成;擁有大學或以上教育水平的比例達56%;專業人士及商人佔40%及38%。
蔡涯棉說,自CEPA於今年1月生效後,港人北上工作及開拓業務已成為趨勢,鄰近香港的深圳最為受惠,不少發展商醞釀加價,料年底前樓價有機會上升10%至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