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專家言論不宜盡信

曾淵滄專欄:專家言論不宜盡信

復活節假期之後,股市突然下跌,根據美國證券界專家的分析是,市場擔心美國會提早加息。
實際上,這類專家的言論完全信不過,發出這類言論的專家有兩種,第一種是受僱於大戶,為大戶發出不利的評論來影響股市,協助大戶壓低股價來獲利;第二種在發覺股市突然下跌時,一時之間找不到好的理由來解釋,只好隨意找一個理由來交代,人云亦云。這些專家是一群可憐蟲,是為生活餬口而胡說八道。
實際上,股價下跌的唯一原因是大戶力壓所致,大戶找專家放出利率會上升的評論來嚇小投資者,同時在市場上大手拋售,這種手法與當年金融風暴時,大戶一路拋售股票一路請專家唱淡是一模一樣的手法。
這一次專家唱淡,說利率要加的理由是美國政府發表的經濟數據良好,於是專家說,經濟好了,聯儲局就要加息了。可是,不久之前,同一批專家卻說經濟好轉,企業賺到更多錢,企業利潤上升會刺激股價上升。
經濟好,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答案完全掌握在專家口中,專家想說是好消息,會說經濟好,企業利潤增加;專家想將之說成是壞消息,會說經濟好,利率要上升了。
實際上,去年10月至11月,股市也面對一模一樣的「加息壓力」,最後,利率沒有加,狼來了喊了兩個月,喊不下去了,股市又恢復升勢。
我察覺到,當年10月、11月的擔心加息期,正好是各大企業剛剛完成公布業績期,近來的加息憂慮,也是各大企業完成公布業績期,這正好是一段真空期可供大戶利用來壓低股價以謀利,股市中經常流傳的「大魚吃小魚」就是這個意思:大戶可以通過大手拋售壓低股價來製造恐慌,也可以通過大手購買,推高股價來刺激你的貪念。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