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發展二手債市非易事

英之見:發展二手債市非易事

部份股份昨日已經回穩,估計大市可望喘定,假若今天未見起色會是相當出奇,亦惟有更加恐慌,但除了繼續等待反彈之外,也沒有甚麼策略可言。買定離手,在如此超賣的形勢下,一定是等待反彈出現後才作定奪。
五隧一橋債券掛牌,不知有關方面的期望,但要發展香港二手債市,絕對不容易。雖然已安排了市場莊家的機制,但一潭死水的情況很大機會出現。招股書未有提及,不過以交易所機制,差價應是0.05元左右,比外國稍闊,但已經可以接受。最大的問題,是絕大部份的認購人士,都是一心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資者,欠缺炒家參與。
要成功發展一個金融市場,一定要十分有賭頭,吸引短線炒家入場才可成事。有不少人歧視短線炒家,認為他們對社會沒有貢獻,甚至擾亂金融。實質上他們為市場提供的深度極之重要,舉個例子,出入口商都有外滙需求,沒有炒家,他們買賣外滙便需要付出更闊的差價,炒家的角色其實十分重要。
債市可以極之有賭頭,美國債市比起美國股市更加好賭,因為純粹反映經濟氣氛。要吸引炒家,首先一定要做到以小博大,以債券價格波動性而言,9成甚至更高的孖展比率絕對可接受,不過以香港的金融機構思維,不知會否實行。

售後服務極重要
其次一定要方便沽空,不能用股票沽空限制的一套。這點可能更難,沽空股票已被視為不正當,沽空政府機構債券可能被扣帽子擾亂金融。
這次上市的債券年期不夠長,對利率波動不夠敏感,並非太適合炒作。如果筆者炒美國債券,一定以30年長債出擊,因為反正都是博利率走勢,便選最敏感的工具出擊。
港元債券其實可以十分好炒,息率跟隨美國的話,會像美國債券般大幅波動,還有聯繫滙率加上的變數。港元債券的波幅,隨時比外國更勁,對炒家而言會有吸引力。
但要發展成熟的二手市場,卻非單靠推出新產品銷售,而是需要售後服務,營造一個有賭頭的形勢,要有魄力,又不可守舊,以交易所往績,暫時還是不太樂觀。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