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任審計署署長鄧國斌昨日公布他的首份署長報告書,揭發在港府財赤高踞下,十個政府部門浪費近二十七億公帑。報告書批評最嚴厲的,是去年年底舉行的維港巨星匯。審計署把巨星匯由構思、籌辦、監察到事後評估,臚列共二十宗罪,矛頭直指投資推廣署署長盧維思的胡塗失職之處,以及美國商會前主席詹康信無經驗和無能力。 記者:譚暉、陳沛敏
報告書指出,港府花一億元贊助巨星匯,是違反港府的相關指引。而平均每名港人向匯演支付了十五元,但叫好叫座的皇馬球會來港作賽,每名港人的成本只需一角。巨星匯問題叢生的主要原因,是籌備時間只有三個月,「在太短時間內做太多事情」、「雄心極大」。
備受報告批評的盧維思,昨日拒絕回應報告內容。而主力搞手、美國商會前主席詹康信反駁,指質疑美商會不專業,對他們並不公平,況且能夠在九十日內辦好十六場滙演已屬很好。他說,無後悔主辦巨星匯,也無意向市民道歉。
對於有無官員要為匯演一片混亂負責,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昨日表示,要先詳細研究報告內容。他說,尊重報告的意見,但去年本港急需重振經濟活力,港府當時是特事特辦。
這份批評巨星匯的審計報告,厚八十二頁,認為港府要從巨星匯吸取多個重要教訓。報告首先質疑,港府並無足夠理由,「信納美商會有能力在短短三個月內成功籌辦一連串大型演唱會」。港府甚至未曾考慮,由有豐富籌辦活動經驗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或以公開招標,決定最適合的主辦機構。
報告指,美商會曾提出一億一千六百二十萬的開支預算,但負責監管的投資推廣署,既無向康文署和香港電台等具專業經驗的部門求助,也不委聘顧問,只是以「常識」去審查,「政府在接納美商會的計劃建議前,似乎不知道巨星匯的詳細預算所載的各開支項目是否合理」。
報告又批評,港府花一億元贊助巨星匯,是違反管理政府資金的相關指引訂下的良好做法。而贊助安排下,港府竟放棄大部份監控計劃的權利,也不向美商會要求港府有權查閱所有帳目和紀錄;再加上盧維思聲言不會「事無巨細地過問」,這種「不干預」態度就令港府對巨星匯監察不足。
審計署又揭發,美商會原來無按協議,向港府提交任何正式的匯演業務計劃;港府也無擬備任何風險管理或應變計劃,透明度也欠奉。結果,七成對巨星匯的傳媒報道是負面的;售出門票只佔全部座位百分之四十三;滾石樂隊一再變卦、藝人陣容大變;報告質疑,巨星匯未能達到提高港人士氣、鼓勵消費、促進旅遊發展、推廣香港這四個主要目的。
報告又稱,港府向立法會的解釋不足;至於港府與美商會簽訂的協議中,無寫明使用公帑須遵守的條件,結果港府失去監察巨星匯的能力,過程中港府的做法,也偏離了基本的管理原則。報告建議,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應提醒所有管理人員,將來在管理涉及巨額公帑的大型計劃時,要做可行性研究,確保有正式的業務計劃,並採取有效監管。
投資推廣署在回應報告的內容時,則仍採不承認錯誤的態度表示:「事後看來,當日所做的各項決定,當然可以在某些方面作不同的處理,但審計署忽略了當時港府面對的特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