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樓市雖自去年第4季開始復甦,但去年仍有6.88萬個私人住宅單位空置,空置率達6.8%(見表),創15年新高;不過,豪宅空置有改善,去年的落成量只有1400個,少於02年的2020個,空置率由9.6%回落至8%,入住量更急增4.2倍。今年豪宅單位供應量大增,預期達2700個,為5年新高。
差餉物業估價署昨日公布「香港物業報告2004」的初步統計數字,顯示去年空置單位量較去02年再升5.4%,創出新高。該署指出,空置單位中,約8000個是未能趕及在03年獲發滿意紙或轉讓同意書的單位。
至於落成量方面,去年達2.64萬個,較02年減少15%,九龍及新界區各佔42%及47%,其中將軍澳區佔總落成量28%。該署估計,今年落成量與去年相若,至05年則下降至2.2萬個。
豪宅最近開始帶動樓市復甦,去年大型單位入住量急升至2400個,較02年的460個升逾4倍;空置量亦減少近16%,至5800個,空置率由02年的9.6%回落至8%。
此外,整體住宅樓價自去年8月起,明顯從谷底反彈,去年第4季較第3季升8%,但仍較02年同期跌約2%。大型單位則跑贏大市,樓價較02年同期升1.9%。去年第四季整體住宅租金,較02年同期則跌9%。
九龍倉(004)助理董事黃光耀指出,明年住宅落成量高於市場預期,相信是由於去年市道欠佳,部份項目拖慢發展步伐,將落成日期押後,遂令明年落成量僅2.2萬個。不過,隨着市道回升,市場吸納量將會上升,屆時,落成量與吸納量距離應可逐步拉近。
黃光耀預計今年吸納量可達2.5萬個,明年吸納量應較落成量高,因此上述數據對市道沒有起負面作用。
九龍建業(034)市務及銷售總經理羅汝榮指出,最近半年物業交投雖然增多,但以豪宅及二手成交佔多,由於一手市場貨源減少,吸納量相應下降,因而對改善空置率幫助不大。
立法會建築、測量及規劃界議員劉炳章指出,由於空置及新供應單位依然充裕,故市民應冷靜入市,毋須太過「一窩蜂」買樓。
卓德測計師行董事陳超國卻認為,因為市場對後市回復信心,加上經濟逐步改善,所以「就算高空置率仍無礙大眾投資物業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