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地帶:服用中藥須留意四大誤區

健康地帶:服用中藥須留意四大誤區

服用中藥治病,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而且療效顯著,但其中有四大誤區,大家必須注意。四大誤區包括:

(一)中藥安全,無毒副作用
「是藥三分毒」藥物能夠抗病治病,又可致病致命。服用中藥不當,亦會有副作用。從較輕的過敏反應,到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害,甚至致命。
一些人認為,很安全的甘草,名貴的補藥人參,用之不當,也可產生不良反應。
中醫歷來用藥十分謹慎,除配伍有禁忌,妊娠用藥有禁忌之外,更證實一些中藥,包括動、植物類及礦物類藥帶有強烈毒性,用之不當,常可致命,故一切中藥均應遵醫囑服用。

(二)患了癌症不能吃補藥
抗癌治療會令人體正常組織及功能受損,尤其放療,化療後病人非常虛弱,此時若配合中藥補益藥調補人體陰、陽、氣、血,不但不會「補到腫瘤上去」,反而會起增強體質,加強放、化療的療效和減低其副作用,提升生存質素,防止復發、轉移、延長生存期。

(三)中藥煎煮前用水洗
中藥煎煮前是不能用水洗的,因為水洗後會令一些炮製時加入的輔料如蜜糖、酒、醋、膽汁、朱砂等流失,因而影響藥物的療效。
此外,水洗亦會令一些體積較小的種子類或粉末類藥物,以及一些配藥時搗碎的藥物被水沖走流失。

(四)用開水煎煮中藥省時間
植物中的有效成份分布在植物細胞中,若一開始就遇高溫,植物中的蛋白質、澱粉質迅速凝固,藥物的有效成份就會留在凝固體中不易釋放,從而影響療效,用涼水煎煮中藥,隨着水溫逐漸升高,細胞會慢慢膨脹、破裂,不會阻礙有效成份釋出,從而更好發揮藥效。
撰文:卓健註冊中醫黃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