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國企沽盤勁暫不加注

英之見:國企沽盤勁暫不加注

國企股股災加劇,絕對是出乎意料,出貨的決心實在堅定無比。當機構投資者成為主要投資者,股份的波動會更高,專業投資者的心理質素未必比散戶強,而且平賣平買亦可以有交代,「基金股」其實並非如一般人想像中,是一個絕對正面的形容詞。
一向強調投資是各師各法,自己的應戰模式偏向分段吸納。再一次太早入市,不過本身未算受到致命的打擊,因為每一注的注碼都不高,而且亦不算過早已出擊。小注怡情難望發達,好處則是遇上目前的災情,尚算應付得來。
有朋友寧願等股價明顯反彈才追入,好處是止蝕位明確,但缺點其實頗多。止蝕位距離太遠,入市蝕章,令風險實質提高,例如中國人壽(2628)上回在4.625元見底,殺上5元才追入,沒有甚麼水位,昨日可能又要止蝕。
另一種做法是不願蝕章,而改以止蝕位距離來控制風險,比較適合大注出擊的炒作,但摸底不易,很容易一旦當黑,連續幾趟撈底失誤,便輸去一兩成本錢。例如江西銅(358)可能在4.1元已覺得抵買,兩三次嘗試,次次輸一毫的話,已輸掉兩三毫,而且有打擊自信的危險。

平常心作長線部署
所以各師各法,是沒有所謂對與錯,只是個人取向不同,唯一共同之處,是任何策略都不易贏。國企股當旺之時,造就不少短期股神,現在又一次引證,炒股總是贏少輸多的道理,太容易輸突好境之時儲備的彈藥。旺市中贏家的意氣,不需要特別羨慕及妒忌,以平常心做好長線工夫才是正途。
現在的水位是吸引,但沽盤之勁已令筆者決定離手暫不加注,無謂泥足深陷。以國企股的波幅,引伸出投資分析不要太執着,一兩個星期氣氛已有天淵之別,根本沒有甚麼章法,離場戒賭對個別小投資者可能是最佳的做法。要求的分析技巧、作戰策略及心理質素太難做到,但對筆者而言,認為食得鹹魚抵得渴,近期幾番大幅波動,逆市而行是有一段日子相當難捱,總算累積一些利潤,大跌兩三成後再次下注,不錯今期頗有機會「獲利回吐」,但大前提是將一套成功策略重複至斷纜為止,而且以國企的業績及前景,不難日後又一次大型反彈。
黃國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