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每日喝高鈣低脂牛奶、每周三次吃深海魚,也不一定可以避免出現骨質疏鬆症及心血管疾病。中文大學藥劑學院教授李烱前指出,單單吸收鈣質只會「係咁食、係咁屙」,鈣質根本無法被吸收,正確的方法是同時服用維他命D3;而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更鼓勵大眾每日服用魚油丸,因為現代人的日常飲食難以提供足夠的奧米加3(Omega3)。 記者:張嘉雯
「青少年可能冇乜問題,但係年紀大,特別係婦女,停經之後骨質流失特別快,食物吸收未必夠。」李烱前說,鈣質及維他命D3基本上所有人都需要,現時本港有三十萬名女性及十萬名男性的骨質密度低,其中逾一成會發展為股關節問題。
「骨質疏鬆會提高骨折嘅機會,出現背痛、『縮水』(變得矮小),影響生活質素。」李烱前稱,更年期婦女、吸煙或缺乏運動的人士最為高危。他引述一項於去年發表的法國研究,指出更年期婦女在吸收鈣加維他命D3的補充劑後,股骨折斷率大幅降低,每千名婦女可節省七十五萬至六百七十萬港元的醫療費用。
他以全港三十萬名有骨質疏鬆危機的女士推算,若本港更年期婦女願意服用鈣質補充劑,每三年就可節省二億至二十億港元,佔每年整體醫療開支的百分之二。
「只係食鈣質效果唔理想,係咁食、係咁屙,要食埋維他命D3幫助鈣質響腸內吸收。」他解釋,服用雌激素或副甲狀腺素可以治療骨質疏鬆,而使用維他命D3及鈣質是唯一非醫生處方的藥療;但他提醒大家,在服用鈣質及維他命D3時要注意劑量,並要多喝開水,以免加重腎臟的負荷。
今年五十歲的李烱前,兩周前因下樓梯時踏空,膝蓋先着地,導致脛骨裂開,需住院八日,經骨科醫生診斷,發現他有骨質疏鬆,腿上要裝上三粒螺絲,現已開始進食鈣質補充劑。
除骨質鬆疏外,心血管問題也困擾不少港人。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湯寧信稱,港人的高脂飲食令體內的膽固醇增加,服用魚油是有效療法,「減少膽固醇,就可以減低中風及患心臟病的機會,有助降低血脂、膽固醇及調節甘油三脂。」由於魚油不易在日常飲食中吸收,他建議大眾每天服用一至兩粒魚油丸。
他以愛斯基摩人為例,點出魚油的好處,「他們雖然進食大量肉類,但血管中的膽固醇含量不高,原因是他們進食大量魚類。」但愛斯基摩人近年受快餐文化影響,健康已不及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