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數年,歐洲中小型股均跑贏大型股,但後者近期有再領風騷之勢,這是否意味着機構投資者正修訂其資產調配策略?大型股再獲寵幸的情況,會否並非只局限於歐洲?下文詳細分析有關因素,以探討箇中端倪。
導致大型歐股重獲垂青的首要原因是估值因素。4年前,歐洲中小型股的股價與帳面值比率,相對於大型歐股有高達70%的折讓,這令前者於當時具有甚為吸引的投資價值。然而,經過多年的出色表現後,歐洲中小型股的估值現已顯著高於大型歐股,兩者的吸引力亦因而互易。
另兩項大型歐股重獲垂青的因素,與宏觀經濟息息相關。
首先,鑑於近期歐洲公布的經濟數據疲弱,投資者開始關注歐洲的經濟復甦力度,加上獲分析員調高盈利預測的歐洲公司數目亦見下降,故投資者開始把資金轉投大型歐股,着眼點是當經濟增長放緩時,大型股會比中小型股具有較穩妥的盈利能力。現時股市以至其他金融市場,在價格方面均反映看淡歐洲經濟的預期,這令大型歐股成為相對較為可取的投資項目。
其次,加息陰霾持續籠罩市場。由於中小型公司的財務負債比率普遍較大型公司為高,當經濟增長放緩而利率上升時,它們所受到打擊亦會較大。歷史告訴我們,在利率節節上揚的環境裏,大型股每每有較出色的表現,而不少中小型股則會因資產負債表緊絀而出現問題。
在早前一段時間,許多投資者為增加回報而追逐劣質股份,其後大市出現調整,令他們重新注重公司質素。基於加息及恐怖襲擊等地緣政治因素仍將持續困擾大市,故大型股有可能繼續獲得垂青。
第四項因素與行業有關。從經濟復甦的循環來看,首階段最能受惠的是周期性行業,而中小型公司在這些行業內佔多數。去年中小型股之所以跑贏大型股,周期性行業起着重要的推動作用,但當牛市踏入第二期時,這個優勢便會淡化。另以本質而論,大型公司受經濟升跌的影響相對較小。
綜合兩者而言,無論歐洲經濟增長會是無以為繼,抑或柳暗花明,現時投資大型歐股亦較投資歐洲中小型股來得化算。事實上,有迹象顯示,部份機構投資者現正重整其環球股票投資組合,在各主要市場轉為吸納大型股,看來正是就環球經濟的不明朗去向,作出兩手準備。
最後一項原因為中小型股已持續攀升好一段時間,促使部份投資者把焦點轉投大型股。這並非代表兩者的未來表現將完全逆轉,但就市場環境及公司估值而言,有理由相信,大型股最低限度有機會進入一個相對表現較佳的局面,而當中一項主要特色,是投資者對股份質素的要求將更為嚴格。
從上述分析可見,歐洲大型股開始受到追捧,與歐洲本身的情況及環球政經狀況有關。撇開個別因素,有頗多共通點亦適用於歐洲以外的市場。
對本港投資者而言,現時應首先審閱其歐股基金投資會否偏重於歐洲中小型股,從而作出適當的調整。其次,投資者應把視野擴闊至包括香港在內的其他市場。最後,投資者應細心檢視現有股票或股票基金的質素,重新評估它們究竟能否經得起時間和市場變化的考驗。
富達基金(香港)有限公司
富達投資熱線:26292629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