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英國《金融時報》昨天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周三發表的《世界經濟前瞻》春季報告中,將提醒美國為全球利率回升作好準備。但國基會同時呼籲歐洲央行減息以刺激疲弱的歐元區經濟。
該報說,國基會將在報告中指出,雖然美國目前仍有維持「非常寬鬆貨幣政策」的空間,但美國有需要為國內外今後可能因經濟蓬勃而收緊貨幣政策作好因應準備,以免美國以至國際金融市場受到震盪。國基會警告,美國加息將為新興市場造成困難。
《前瞻》報告表示,世界經濟前景日益亮麗,但最大的風險仍是如何解決全球性失衡的問題,特別是美國累積巨額經常帳赤字,但不少國家卻有盈餘。國基會認為,美國經常帳赤字若進一步失衡,外滙市場或難免出現動盪,並可能導致美國利率上升等嚴重後果出現,殃及全球金融市場。
至於其他地區,國基會認為歐洲央行應減息以刺激疲弱的歐元區經濟;日本經濟復甦動力雖然比預期理想,但能否持續下去有待觀察。中國經濟出現過熱迹象,擴大人民幣滙率彈性是符合中國的利益。
提到調整全球經濟失衡的方法,《前瞻》報告促請美國致力鞏固其財政,否則美國及全球經濟中期而言將為此賠上沉重代價;歐元區和日本應進行結構性改革以促進增長,而亞洲則應逐步讓滙率更具彈性。
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首席經濟師莊士頓(DonaldJohnston)昨天預期,美國經濟增長將非常強勁,可望達到4%至5%,並再次成為全球經濟火車頭,但歐元區則須減息。
評級機構惠譽國際(FitchRatings)宣布,把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由原來的2.8%調升至3.6%,但該公司把歐元區今年增長預測由1.8%調降至1.6%。至於美國,惠譽估計今、明兩年經濟分別增長4.6%和3.1%,並預期聯儲局的加息時間會比目前市場預期來得早,原因是美國生產力過剩的情況今年可望消失,通脹或很快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