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客為奴 - 鍾偉民

以客為奴 - 鍾偉民

用滙豐的信用卡機,貪圖某種特定情況下收費好像便宜一點點;但這好像便宜一點點,當然是要付代價的,那就是:每回有客人用信用卡簽帳,簽完了,商戶都得拿「底單」到銀行去入數,都得排隊;這條隊,例必是一條長隊,排上三十分鐘到一個小時,是等閒事。在香港是這樣,澳門滙豐,更離譜;而且,有四點鐘就關門的,辦公時間,比好多商業機構的辦公時間,都要短。

澳門的中國銀行,鮮有要客人排長龍的。為甚麼?分行夠多而已。
分行少,不是問題;問題是:既然分行少,櫃台少,辦公時間短,為甚麼還要不斷推出各種各樣的「服務」?我本來就不用滙豐的信用卡機,是這家銀行派人上門推銷,我才姑且試用的;用了,得「交單」,就得不斷排隊、排隊、排隊……不親自去排,請人代勞,這「代勞」,難道不也是金錢和時間的損失?銀行推出各種「服務」之前,就沒想過要為這些「服務」建立後援?沒想過客戶的時間,也是時間?銀行的時間等於金錢,客戶的時間,就賤得像地底泥,一文不值?
就算客戶的時間賤,人也犯賤,長期用「罰企」的方式,對待支持自己的客戶,包括老弱的客戶,是正常的待客之道麼?中國人,是講禮的;起碼,過去的中國人,是講禮的;禮多人不怪,不多也不怪,但留難人,折磨人,而且還是客人,就真的好怪。澳門,連公家的「財政局」,都對巿民招呼周到,去辦事,固然不必排長龍苦候,就算要稍等,領了籌,也有足夠的座位讓人安坐,可以一邊讀報,一邊等櫃台上的燈號轉成自己手中的號碼。
政府機構都改善了,私營銀行,向來高喊甚麼「以客為本」、「以客為先」,甚至「以客為尊」;原來,都忘本、忘先、忘尊;以客為奴,以客為婢,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