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六一個投資研討會上,我發現不少投資者對國企股仍然充滿憧憬,但又怕業績期已過,以及宏觀調控的陰影仍揮之不去,國企短期有機會反覆尋底,因而不敢撈底。
我認為今次中央的宏觀調控,並非全面性收緊整體經濟,只是冷卻個別發展過熱的行業,所以一些不受是次調控影響的行業,調整過後更具吸引力。在眾多國企中,電力、公路、航運及內部消費類股份,投資價值會較高。
國內經濟發展迅速,導致電力一直供不應求。有研究數據指出,中國今年首季全國電力需求增長達16%,比去年全年平均增長高出兩個百分點,反映電力短缺問題仍然存在。
好像剛公布首個季度業績的華能國電(902),收益約為14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約11.3億人民幣,增長24%。
當然,不少投資者會擔心,華能或其他電力股始終要面對燃料價格上升的問題。但觀乎目前成本增長比率仍較產電量增長為低,加上它繼續向母公司收購資產擴大產能,在經濟效益下,產能及整體需求上升,應可抵銷燃料價格上升的負面影響,所以04至05年度華能的業績仍可看高一線。
假設以8元的華能計算,現價市盈率約為19倍,但預計下一年度可回落至15至16倍市盈率,吸引力不俗。
至於另一隻相對規模較細的華潤電力(836),自上市後表現一直落後於其他電力股,原因是去年11月以30倍市盈率上市,較其他已上市的電力股為貴,吸引力給比下去。但華潤電力上月底公布03年度的成績表,盈利較招股書所預測的數字超出9成,而以4.7元計算,其市盈率亦只有23倍。
若如其管理層所言,今年內將會再有6座電廠投產,再配合目前華潤電力主要服務一些高經濟增長地區(包括廣東、江蘇和浙江等地),下年度的盈利增長應該不容忽視,所以現價可以開始分段吸納。
不過,並非所有電力股都如上述兩者般前景亮麗。好像華電國際(1071)便遠遠跑輸其他同類型股份,原因是其電力供應地區位於山東省,該區卻出現電力供過於求的情況,導致3月底公布去年盈利倒退13%。不過,在今年首季,發電量亦較上年同期上升3成。
此利好消息令不少外資行相繼調高其評級,加上管理層表示會爭取發展山東以外地區,如四川、河南、華東等地的電力供應市場,希望避免過份依賴山東省,因而令股價在2.5元附近水平找到支持。
然而,要發展新地區,為集團帶來盈利的方案,始終是一項較長遠的計劃,短期內未足以帶動股份重上高位,而其新收購的四川廣安電廠,雖然有證券行相信該項目可提高華電下一年度的盈利,但由於增長率預期只有單位數字,其值博率仍較華能(902)及華潤電力(836)低。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