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夠膽冒險不妨博國企

英之見:夠膽冒險不妨博國企

記者問筆者對五隧一橋債券的意見,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引伸出權益披露沒有可能完美的概念。筆者本身覺得並不吸引,因為不乏股票可以提供5厘以上的股息率,而業務尚有上望空間。現在利率預期轉為向上,投資債券要賺價可能性甚低,認購債券,要先有持有到期的準備,是賺取利息,不應奢望賺價。
股票的風險遠高於債券,筆者是一個肯冒險去博較高回報的人,但對於一些對股票欠缺概念,或者驚輸的投資者,債券會是吸引的選擇,因為息率遠比最無大志的銀行存款為高,亦總比亂買股票輸掉本金為安全。筆者覺得不吸引,並不代表五隧一橋債券真的不吸引,這是風險取向的問題,所以投資分析,根本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
筆者的答案可以是吸引,然後卻申報自己完全沒有買,因為以自己的角度看,真的寧願買恒生(011)。建議配合權益申報,可能構成混淆的感覺。不是反對申報,但我們要明白,申報不是問題最終的解決,分析員財政有限,或者風險取向與目標讀者不同,又或者寧願穩陣乾𢭃一份人工,都可能造成行動與言論不一致,所以申報以後,我們還是只宜着重看分析理據,而不必重視分析員實質的投資行動。
反正打開了話匣子,繼續借題發揮下去,與同業交流,主要疑慮是分析員不少真的不知公司或者資產管理部門的行動,一方面要申報,另一方面大家卻提倡「中國牆」。筆者原本打算日後只談自己基金不會買的股票,但也有風險誤中公司投資的股份,在沒有明顯誘因下,不做不錯是最好選擇。

跌勢過急反彈可期
當完全沒有生意,監管工作便輕鬆得多。可惜監管當局,未必明白監管的藝術,是應該從扶持行業發展的方向作出發點。
回說大市,昨日表現比預期差,尤其是國企股,但始終跌勢過急過勁,加息疑慮又稍紓緩,應該可組織一次較像樣的反彈。夠膽冒險,再以國企為先,不利因素重重,不過大家應該習慣這種大上大落的走勢,恐慌階段入市,升勢甚勁大成交反而要小心,氣氛是反反覆覆,長線尚未轉差,不妨再博一次能夠化險為夷,在現水平,10%止蝕甚麼也足夠。
黃國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