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傳統醫療以外,藝術其實也可扮演輔助角色。註冊藝術治療師馮豔芬昨日在一個研討會上表示,近年藝術治療已愈來愈受港人接受和認識,透過藝術創作,受助人的情緒不但可以得以紓緩,並可從中建立自信,對自閉症及精神病患者起治療作用。
馮豔芬指出,藝術治療是心理治療的一種,在治療師的協助下,受助者會進行繪畫等視藝方面的創作,從而讓個人的內在經驗,如感受、觀感及想像等得以表達和溝通,以達至治療的目的。
她表示,藝術治療的服務對象包括長期病患者、自閉症人士、精神病患者及濫用藥物人士等。在治療過程中,受助人可透過完成作品後得到的滿足感,重建自尊及自信心,而在進行創作期間,受助人並可建立自我概念,有助加深對自己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