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論勢:應該「斬纜」還是「溝淡」?

投資論勢:應該「斬纜」還是「溝淡」?

美元兌日圓上周在105關口前再見支持,其後大幅反彈至最高109.24,相信不少日圓好友均殺個措手不及。筆者上周曾建議在106中位投入買日圓的第1注,有讀者問筆者應在何時投入第2注,亦有來信問是否應該止蝕。

客觀形勢沒改變
究竟應該「斬纜」還是「溝淡」,是投資市場一門極為深奧的學問,亦很難有一個肯定的答案。
首先,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大家不妨問一問自己,目前價位偏離開倉的目標,是否因為客觀形勢已轉變?另一個問題是本身的本錢是否充裕?
很明顯,當初筆者認為日圓可買,是基於美國兩大隱憂,包括龐大的經常帳赤字和美國國民的高負債仍懸而未決,而日本經濟卻久病初愈,應可容許日圓處於一個較高的水平。截至現時為止,這個客觀形勢仍沒有實質的變化。
當然,美國經濟表現確實較預期出色,一個緊接一個令人意外的強勁數據,令市場對聯儲局提前加息充滿憧憬。
問題是,美國縱使真箇加息,是否可以迅速扭轉目前的息差劣勢?
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正處於1%的48年低位,在七大工業國中只略高於日本和瑞士,但與歐元區仍有1%差距,與英國的息差更多達3%。要知道日本和瑞士根本毋須用息差優勢來吸引資金,前者本身已擁有龐大的盈餘,後者則有賴其一貫的資金避天堂地位廣作招徠,而美國今年縱使加息,幅度亦不會超出50基點(我個人估計25基點已是極限),故其息差劣勢最多只可改善,要完全扭轉劣勢則前路仍然漫長。

美國經濟雖然強勁,但日本經濟相比下亦未見失色,起碼至今仍未予人強弩之末的感覺,故基本上我對日圓最終可以再展升浪的信心仍未動搖,亦認為美元的升勢極可能是短線的虛火,在此情況下,除非資金枯竭,否則便不會選擇斬纜止蝕。

溝淡價位勿太近
至於應在何時溝淡的問題,我的看法是不可以與最初的入市位過於接近,因為溝淡的目的是降低入市的平均成本,譬如在106.50買了日圓,若在108下溝貨,是沒有意思的動作,反而美元若升至接近110則不妨因應當時的市況而考慮溝淡。以上周日圓的走勢作為例子,106.50沽了美元後美元不跌反升,若把溝貨位定在109。那平均價位便是107.75,脫身的機會會大得多。
若美元升破110日圓又如何?美元升破110的話,日圓可能已把上落波幅下移至110至115,若日圓已真箇轉弱勢的話,果斷地引刀成一快,我認為比拖拖拉拉好。
當然,投資的風險管理,要視乎投資者的個人實力和風險承受能力而定,絕不可以一概而論;同樣地,投資與否是自己的決定,別人的建議只可作為參考,切不可視作金科玉律。在這個市場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很多時主宰勝負的關鍵往往是運氣多於眼光。
趙善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