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國一項研究顯示,過去三十年,果味汽水中的主要成份——味道比葡萄糖還要甜的果糖(Fructose),使用量愈高,病態肥胖的人就愈多,因此認為果糖是致肥的主要原因之一。
英國《獨立報》報道,美國潘尼頓生物化學研究中心的研究顯示,美國於一九七○年時的果糖使用量,佔全部甜味劑的不足百分之一,當時病態肥胖的人口也少於百分之一。不過,三十年後,隨着果糖的使用量增至佔所有甜味劑的四成二,屬病態肥胖的美國人口比例,也上升至三成。
研究人員認為,果糖比葡萄糖較容易轉化成脂肪,故相信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但香港營養師協會認可營養師兼會長余思行指出,果糖的熱量與葡萄糖相同,同樣會致肥,但致肥風險不會比葡萄糖高。果糖一般存在於水果、蜜糖及果汁中,若成年人每日攝取建議的兩至三份水果,即吸收了最少四十克果糖,相等於八十卡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