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信箱:<br>業主必須清拆樓宇僭建物

市建局信箱:
業主必須清拆樓宇僭建物

張女士問:本人的物業受市區重建局重建項目影響,最近接獲屋宇署來信,要求清拆物業僭建部份,將樓宇回復舊貌。其實,當我數年前購入物業時,僭建物已存在。這幾年間,我一直沒有加建,為何需要我負責拆除有關部份?此外,既然物業最終會被市建局收購拆卸,現在又要清拆僭建部份,會否浪費人力物力?
答:法律規定,所有物業業權人,均有法定責任確保其樓宇安全及沒有違章建築物。

違章建築物危及安全
其實,違章建築物不但影響業主及其家人,更會對其他住客及公眾人士構成嚴重威脅。因此,業主不應以其樓宇的違章建築物屬於前業主所建造,或樓宇即將成為市建局發展項目,拒絕履行業主應負責任。
無論是前業主,業主委聘的承建商或其他人士搭建的違建工程,現時業主均需為其物業的違建物負責。一旦發現物業有違建工程,不論是否有即時危險,業主應盡快安排清拆及修復樓宇原狀,以確保樓宇安全。

未拆會被扣收購金額
事實上,即使市建局開展重建項目,並且成功買入物業,如果業主未有妥善履行政府向其物業發出的修葺令或其他法定命令,市建局亦會在收購金額中暫時留下預計的維修費用,備作維修工程費用。
為解決香港私人物業違例建築工程,政府部門近年已加強巡查,推行多項大型清拆行動,進行跨部門改善樓宇安全計劃,以遏止違建物數目增長。
市民在買樓時,不應亦不可能單靠樓宇外貌而準確得知樓宇是否有僭建物。屋宇署備有本港私人樓宇的批准圖則供免費查閱。如有疑問,業主可委聘建築專業人士參考核准圖則,以確定樓宇是否有違建情況。
市建局陸續展開重建項目,為解答受影響居民疑問,市建局與《蘋果日報》合辦市建局信箱,受影響居民可來函本報代轉,市建局會作解答。
地址:將軍澳工業邨西駿盈街八號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