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訊四圍炳:電訊規管應以頻譜為本

傳訊四圍炳:電訊規管應以頻譜為本

電訊管理局為2G流動電話牌照續期,提出部份經營商可「優先續牌」,部份經營商卻「無優先續牌」權利的建議,引起軒然大波,和黃大班怒吼,上期已述,不贅。電訊管理局上周公布延長諮詢期,聲稱此決定乃「因應業界的要求而作出」,不知與「怒吼」事件有無關連,或背後另有玄機;假如電訊管理局將來的立場出現前後矛盾,像當年固網檢討一樣的話,電訊管理局的名譽將掃地,香港「財閥治港」之說也不脛而走。

頻譜容量愈來愈大
談到無線電頻譜的經濟和規管,有興趣的讀者不可不讀國際電子工程師協會刊物《IEEESpectrum04年3月號》(國際版)中刊有一篇名為「稀有頻譜的終結」(TheEndofSpectrumScarcity)文章。文中指出在新的無線電科技下,原本稀有的頻譜資源,將變得不稀有,政府將有力騰出大量無線電頻譜,供其他現被拒諸門外的電訊商進入市場的機會。因此,政府的規管架構必須改變,由過往「服務為本」或「技術為本」的發牌,改為更具彈性的「頻譜為本」。
何解將來會有大量頻譜出現呢?技術改進乃一大推動力。去年,美國頻譜政策工作小組(SpectrumPolicyTaskForce)公布了一項研究,發現在3GHz頻率以下的頻譜,有很大部份經常沒有任何訊號──箇中原因是過往無線電器材沒有現在般先進,互相干擾甚大,因此規管機構在分配頻譜時會預留一些分隔(guardband),但現在這些分隔因新器材干擾減低,已變得不大需要,令政府可以將這些分隔頻譜批出。
另外,科技革新也令頻譜容量愈來愈大,同一段頻譜可以容許更多的經營商使用,例如數碼化、頻譜分享、智能天線、網眼技術(mesh)和軟件無線電技術等。

隨應潮流開放頻譜
所謂「頻譜為本」,美國FCC提出三項政策:(一)頻譜分配:撥出5GHz至10GHz的新頻譜,提供寬頻通訊和影像傳送服務;(二)頻譜分租(註:這個香港一早已經做到);(三)頻譜分享:提供大量不用申請牌照的「自由頻道」,供不同服務分享。作為科技強國的美國,也有這項革命性發展,科技器材商也要跟着這條路走,依賴進口技術的香港也要跟着潮流改變,頻譜乃專利的遊戲規則也會改變,屆時財大氣粗的財閥,也毋須氣沖沖的說香港是「最差的政策」,因為屆時流動電話牌可能是人人有份的PNETS牌!此提議影響之深遠,電訊局諸公必須一讀此文。
侯聯貴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