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明
香港傑出學生協會日前邀教育統籌局秘書長范椒芬致辭,她侃侃而談說:「特區首長不吝重金興辦教育;論香港財政安排,學生得益最多,自然最沒有資格批評首長,也最好不要批評。」董建華以范椒芬掌教育,中共應慶得人了。她原來只在錢眼裏坐。
錢眼裏沒有黑白。所以,雖然香港教育經費無非納稅人血汗,雖然董建華事事不學港英總督而只學不納稅特權,范椒芬卻說:「沒有我們首長,學生不可能獲得那麼大利益。」
而利益比甚麼都重要。所以,董建華拒絕出席香港民主進程辯論,卻去為戲子頒獎典禮助興,學生不應批評;董建華把紅灣半島居屋送給富商,卻不賣給小民,學生也不應批評;董建華和中共合作,用「釋法」斧頭砍伐港英遺下的法治根基,學生更不應批評。孔子教學生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這位舊中國萬世師表,看來真不配做新香港教育統籌局秘書長。
從前,我國有所謂天子門生,和今天的教統局門生有點不同。例如南宋名臣趙逵,紹興年間對策集英殿,獲高宗皇帝親擢第一。當時秦檜執政,想收買趙逵,見他家人還在西蜀,沒錢赴京,馬上叫人拿來黃金百星,說:「以是助舟楫費。」趙逵堅決推辭了。同僚勸他不要拂逆秦檜,他正色說:「士有一介不取,予獨何人哉?君謂冰山足恃乎?」秦檜輾轉聽到這番話,動了殺機,不料自己先登鬼簿。高宗因此特別召見趙逵,嘉許說:「卿不附權貴,真天子門生也。」(《桯史》卷三)但趙逵一定不配做范椒芬門生。
最近,中共《中國日報》、中共法律專家許崇德、中共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等先後批評香港人「經濟上擁護一國,獲中央特惠照顧;政治上卻要求兩制,希望普選行政長官」。上月中,溫家寶也在人大會議記者會上暗示港人不要爭甚麼民主了:「中央政府會進一步支持香港經濟發展,希望香港同胞以繁榮穩定大局為重。」他們要用大陸百姓的錢收買香港百姓的人權。這和范椒芬呼籲學生出賣言論自由,可謂同工異曲。
戰國時,楚國廟堂上用寶盒盛着一副龜甲。有一次,楚王要用富貴羈縻莊子,莊子就跟楚使者談到那隻神龜:「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泥土)中乎?」使者回答:「寧生而曳尾塗中。」莊子說:「往矣(你們走吧),吾將曳尾於塗中。」(《莊子.秋水》)莊子不要沒有自由的富貴,范椒芬之類新中國官員當批評說:「不識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