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許多地方都有吃狗肉的習慣,四年前,被人遺棄的流浪狗Eddie,就是被囚禁在廣州一個狹窄的鐵籠裏,沒有食物、沒有水,活生生被折磨至將死,更差點成為別人餐桌上的一道菜,幸好得到好心人士的拯救,Eddie不但起死回生,還改變了命運,成為狗醫生,幫助受疾病折磨的病人,為他們帶來歡笑,全心全意地為別人,也讓自己、讓別人的生命有了不同的改變。
記者:吳嘉怡 攝影:楊錦文(部份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鳴謝:亞洲動物基金(電話:27912225)
大家好!我叫做Eddie,是一隻混種約瑟爹利,唔好睇我𠵱家活潑好動,絲毫也沒有甚麼異樣,其實四年前的我,只是一隻遭遺棄,四處流浪、每日三餐都得不到溫飽的可憐狗,最後更被人送到去廣州,等待被宰殺作狗肉的悲慘命運,我好記得那段在籠內的黑暗日子,我們幾十頭狗,都被擠在一個細小的籠內,沒有食物,體重急速下降,飢寒交迫下,大家都被迫互相咬對方的肉作為糧食,背部受傷不在話下,全身都是瘀傷,加上長時間沒有沖涼,身體出現皮膚病,全身布滿牛蜱,當時心想以後一定在這個不見天日的鐵籠內度過餘生。
豈料在我最感到絕望時,一班亞洲動物基金的人來到廣州,把我從籠中拯救出來,終於我獲得解放,也被他們收留下來,經過一段長時間的檢查及醫治後,我終於康復了,不消數個月,我還重了差不多15磅,現在體重約有30磅。縱然經歷過那麼多的挫折及不快的回憶,但在我來說,我的性格依舊不變,喜歡親近人是我的本性,能夠與人溝通、接觸,是我最快樂的泉源。
𠵱家我與主人及6頭狗、8隻貓共同生活,不要以為貓狗不能共存,分分鐘會大打出手,這一切你們都想錯了,我們相處十分愉快,雖然我體積比不上牠們龐大,但在眾多寵物中,我還可以指揮比我大五倍的大狗,那份滿足感真的難以形容,我覺得自己真的很幸福!
或者因為我天生樂觀的性格,加上乖巧、有愛心及耐性的特質,亞洲動物基金的負責人,把我訓練成他們狗醫生計劃中的親善大使,要當「狗醫生」殊不簡單,必須年滿兩歲或以上,已經絕育外,並必須通過考試,獸醫分別會為我們進行性格和控制能力評核考試,以及身體健康測試。考試合格後,便要進行為期6至12個月的實習,才能正式掛牌出診。不要以為只有純種犬才可以參加,我這混種犬也可擔當狗醫生,證明與其他狗隻無異,同樣可以為人服務。(如有興趣成為狗醫生,可與亞洲動物基金聯絡。)
作為狗醫生,我們經常要為病人、小朋友及老人家進行動物治療,據專家所講,經常與動物保持密切的接觸,對於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一定的幫助;因為許多疾病都是由於心理影響生理而成,作為狗醫生,便可以幫助病人紓緩壓力、放鬆心情,達到暫時忘卻病痛的痛苦,就稱之為動物治療。
擔當做狗醫生的四年生活中,我盡力希望能為不同的病人帶來歡笑,給予他們一點支援及鼓勵,令他們可以重拾自信,積極面對人生,每次到學校、醫院、老人中心等地方進行探訪時,我都感到很欣喜,看着他們從逃避我的眼神,及原本緊張抿緊的嘴唇,到願意用手觸摸我,還有面上展現歡顏的樣子,最後來個深情擁抱,都令我很感動及滿足,也推動我往後更積極去做,因為我知道這是可以幫到許多人的。
最記得上年10月到醫院採訪老人家,雖然現場有許多狗醫生,但公公婆婆都圍繞着我,還要求我與他們共度一宵,他們的熱情,令我覺得自己的存在是很重要的,也讓我明白到,這裏的人是需要我特別的照顧。希望未來更多像我一樣的狗醫生出現,繼續把愛心帶給世界上有需要的人,令大家明白到狗不是食物,而是人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