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消費者委員會測試市面十多款適用於諾基亞(Nokia)手機的電池,發現四個無短路保護裝置,一旦短路表面溫度可升達攝氏一百五十度,連外殼亦熔解,其中兩個樣本更是像真度極高、生產商也難分辨的懷疑冒牌貨。海關本年至今已破獲逾四萬件冒牌手機電池,是去年全年的一倍半,顯示冒牌電池問題相當嚴重。 記者:翁煜雄、陸羽平
消委會最近一期《選擇》月刊發表該項調查,針對外地曾發生爆炸或燃燒意外、適用於諾基亞手機的電池,包括八個標註為諾基亞電池,另外七個為其他牌子。該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副主席程伯中在記者會上說,按國際電工委員會標準,電池短路後表面溫度不可超過攝氏一百五十度,結果十一個樣本通過測試,限流裝置在短路時可減低電流,但四個樣本短路後溫度升逾攝氏一百度,足以灼傷皮膚。
四個不符合標準的電池中,兩個為MobilePlus電池,其樣本短路時溫度急升,並開始冒煙,外殼亦漸熔解,但沒燃燒或爆炸;其餘兩個標註為「諾基亞」的問題電池,諾基亞派員檢查後證實該電池無短路保護,並非原裝貨,懷疑為冒牌產品。
不過,懷疑冒牌電池的外貌像真度極高,消委會副總幹事劉燕卿說:「諾基亞嘅職員嚟睇咗兩次,都話肉眼好難分辨到真假。」她表示,雖然並無法例規定,但廠商應在電池加設短路保護,亦應加防偽特徵如雷射標籤。
本港近日發生首宗手機爆炸意外,一名青年使用基諾亞3310手機期間突然爆炸,諾基亞懷疑手機電池並非原廠貨。
諾基亞發言人稱,該公司的手機電池暫無特別防偽特徵,正考慮加設。她表示,消費者應到特約經銷商購買電池,才可確保購買到原裝貨,至於已購買懷疑問題電池的應避免再使用。消費者亦可致電查詢:21366338。
海關近年致力打擊手機電池冒牌貨,發言人稱,本年至今撿獲冒牌電池數量高達四萬二千五百個,是去年全年二萬七千五百個的一倍半。消委會並已將四個不符安全標準及懷疑冒牌電池交與海關跟進。
售賣手提電話配件的零售商表示,一些由內地製造的翻版電池幾可亂真,即使行內人都難以辨認真偽。
兩個產品樣本不符標準的MobilePlus製造商NewStar市場部經理鄭先生稱,該公司的電池一直有設限流裝置,二月收到消委會報告後發現,疑因廠商疏忽,無在有關MobilePlus電池加設裝置,已向零售商收回五十多個電池,已售出的百多個電池,消費者若擔心安全,可要求更換已改良電池,查詢熱線:2402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