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輸入內地雞 街市未受益<br>食肆活雞菜式將減價

恢復輸入內地雞 街市未受益
食肆活雞菜式將減價

【本報訊】受禽流感影響暫停入口近三個月的內地活雞,可望下星期二恢復輸港。政府昨公布,首批六千隻內地活雞將於下星期二抵港,因數量有限,業界指對街市零售雞價影響不大,但酒樓食肆指恢復入口內地雞可減低材料成本,曾因沒有內地雞而暫停應市的小菜將會復市,部份招牌菜可望減價。 記者:張嘉雯、蔡元貴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昨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李長江會面後,宣布下周二起,每天從內地十個精選飼養場進口不超過六千隻活雞(見表),同時進口雞苗,經評估後若情況理想,最快可於下月十二日恢復正常供應量。
港九新界家禽批發及零售商會主席黃偉泉表示,初期只入口六千隻雞,相信全數會被酒樓訂購,市民未必可在市面買到;對雞價影響亦不大,市民未必可「食平雞」,希望每日至少輸入四萬隻活雞。

「食雞似身份象徵」
太湖海鮮城分店經理徐先生指出,該店的招牌菜「芝麻鹽雞」一向使用內地鮮雞做材料,自從政府禁止內地活雞入口,酒樓改以本地農場雞做材料,成本上漲,恢復入雞後,酒樓會把芝麻鹽雞價格由一百七十元減回一百五十元。
零售雞販認為首批六千隻不能應付每日十萬隻的市場需求。鵝頸橋街市雞販黃女士表示,市民早已恢復食雞的信心,惟現時本地農場雞售價高企,每斤售價在三十至三十六元之間,部份市民問價後為之卻步,「𠵱家食雞好似係身份象徵咁」。
衞福局副秘書長陳育德昨在立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上解釋,今後零售雞檔需採取以透明膠板作人雞分隔等措施,顧客觸摸活雞時也需戴手套。至於何時全面恢復輸入內地雞,他只說:「要循序漸進,逐步慢慢增加。」不過,議員黃容根批評:「到時得嗰一萬幾千隻,想唔死都幾難!」另一議員張宇人亦指:「唔可以慢慢嚟,基本法還基本法,政改還政改,你叫佢做咁多嘢先畀咁少雞佢賣!」
業界昨晚與當局開會後表示,仍反對增加休市日,但同意為雞籠加裝膠板。另外,李長江昨表示,最近發現有部份疫區國家的肉類及水果,經在本港重新包裝後輸入內地,違反國家規定,兩地將採取措施整治。

街市雞販稱,首批內地活雞來港僅六千隻,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