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出現新的飲食文化,就是在飲宴之時,經已很少人會飲用白蘭地及XO等烈酒,取而代之的就是紅酒或香檳等餐酒。因為傳統上,白蘭地等烈酒只是作為餐後酒飲用,與砵酒(Ports)、一些黑酒或甜白酒一樣,都是在用餐完畢後,配合甜品用來消滯之用。
在70至80年代,香港流行飲用烈酒,在辦館士多等地方,也很容易買到白蘭地等烈酒,香港人要花數十年時間,才明白紅酒白酒這些低酒精度的餐酒,才是最配合用餐的飲料。
餐酒的普及,從超級市場的貨架也可以看到。如果在十多年前,超市貨架上擺放餐酒的位,可能只是一格半格;但近年多了人飲用餐酒之後,現時擺放餐酒的位置,大型超市可達一列貨架,世界各地的餐酒也可以找到。當然,這些都是普通的餐酒,並不算是靚酒(FineWine)及罕有的酒(RareWine)。
既然餐酒漸見普及,於是市場亦多了售買餐酒的專門店。過往多是從事批發的,把餐酒批發到酒店、餐廳及私人飲宴之處,但現在則多在一些連鎖店出現。在這些餐酒連鎖零售店,可以買到一些罕有的酒,以及陳年佳釀。
昨日談到的2003波爾多紅酒期貨,過往只能向英國或法國酒商購買,但近年香港的酒商也開始推出紅酒期貨買賣服務。香港從事紅酒期貨的傳統酒商,有Ficofi、ConnoisseurWines&Spirtis,如果想與英國酒商交易,但又要在港有辦事處洽談的話,BerryBrothers&Rudd及FarrVintners也可以。但最近香港餐酒連鎖零售店Watson'sWineCellar也向顧客推出波爾多紅酒期貨,可見在港投資波爾多紅酒期貨,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