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東涌河修復工作由東涌鄉事委員會負責,工程剛於本月初完成,環保團體指出,被盜走的四百噸卵石已放回原位,不過河道仍看似是一條人工堆砌的河道,受創的生態環境也未復原,在港屬罕見的北江光唇魚還未重現,東涌河要回復原貌,仍需要一段時間,由大自然沖刷洗滌才可回復舊觀。
東涌河修復工程於今年二月展開,剛於本月初完工。河道重鋪的物料,全都是被人從東涌河非法取走的原材料。
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高級環境保護主任梁士倫表示,東涌河修復後外貌仍然十分人工化,和昔日相比已經面目全非,從前生活於河道的淡水魚,仍未全部返回東涌河,例如在香港屬罕見品種的北江光唇魚,還未重回東涌河,但一些較常見的品種,如七星魚、劍尾魚,則已再在河道內游弋。
他表示河道要重拾昔日面貌,必須要依靠天然雨水的洗滌,鋪設在河道的卵石按自然力量移動,才會形成一個較自然的河道環境,所以今年夏天雨季將會十分重要。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發言人稱,東涌河修復工程已經完成,局方視察後初步感滿意,等一段時間生態才會恢復,漁農自然護理署會定期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