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方向錯誤的特區科技政策 - 何洋

蘋論:方向錯誤的特區科技政策 - 何洋

自特首在前數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及,要透過增加對科研的投入來增強本港的競爭力以還,這熱情並未因連年財赤而減退。相反近日有消息指出,創新科技署將在下月宣布政府有關創新科技的新策略──在本港成立多個應用研究及發展中心。
在回答政府應否投放更多資源在扶助本港的高科技發展這問題前,有必要回顧一下往績如何。不幸的是,政府在這方面的成績令人沮喪。政府資料顯示,自99年成立以來至2003年底,本金50億的創新及科技基金已資助500個項目,涉及金額約14億。該基金轄下有四項科研資助計劃,約350個項目已完成,其中被評為不實用或未能令相關行業受惠的比率甚高。當中又以中小型企業研究資助計劃的表現最差,只有半數項目能順利完成。若以項目獲得專利多少來評估創新及科技基金,其成效亦不彰。該四項資助計劃共協助開發530多種技術或產品,只有不足一半嘗試申請專利,最終只有62項獲得專利,成功率僅30%。
政府在科技方面的其他投資情況亦堪憂。香港科技園公司轄下的科學園,注資30億的第一期在2003年落成,即使以大幅度低於市價的8元一呎租金招徠租戶,至2004年2月29日為止,連同積極洽談中的準租戶亦只有78%出租率。無視低出租率的事實,科技園第二期正在積極籌建中,經費約為35億。
很明顯的,政府過往在提升本港科技實力方面的投資徹底失敗。若政府真的決心扶助香港創新科技的發展,它要做的不是胡亂花費納稅人的金錢,而是透過減稅去鼓勵企業發展和提升本身的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