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從雅虎啟發的投資智慧

陸叔理財:從雅虎啟發的投資智慧

記得今年年初時,我曾建議投資者吸納雅虎(Yahoo!),原因是雅虎正計劃放棄使用Google作為其網站的主要搜索技術,改用自己開發的技術,這將使雅虎的資本開支顯著減少,從而對其業績帶來刺激。
事隔三個月,雅虎公布的季度業績果然不負所望,盈利較去年同季大幅增加1.6倍至1.01億美元。若扣除特殊項目的收入,雅虎今年首季的每股盈利為13美仙,比ThomsonFirstCall綜合分析員估計的11美仙為高。
雅虎的業績理想,主要受惠於去年收購搜尋器公司Overture,以及網上廣告市場復甦,令集團上季的廣告收入激增2.3倍至6.36億美元所致,而這個營運狀況,亦合乎我們原先的估計。
另外,雅虎同時宣布將股份「一拆二」,則是市場未能估計的。受到消息的刺激,雅虎當日的股價表現十分理想,一度創出3年以來的新高,見56.24美元。雖然現在看來,雅虎的業績表現一切都來得很自然,好像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但又有多少投資者會相信這些簡單的分析,可以幫助自己作出最正確的入市策略,從而使自己獲得豐厚的利潤呢?

本末倒置易招損失
事實上,投資者如果相信我所作出簡單而又直接的分析,在1月中時吸納了雅虎這隻股票,那麼至今可以獲得的回報率已接近兩成。但投資者總是對一些十分簡單,來自管理層公布或者公司業務取向的基本因素分析不加重視,反而青睞一些可能永遠都無法證實的傳聞或消息,並視之為分析一間公司好劣的重要指標。
如果投資者能細心作出檢討,便不難發現,道聽塗說的所謂分析,往往是最不切實際、最不管用,甚至是連累各位損失最多金錢的因素。
所以各位在不斷埋怨公司的透明度不高之時,又會否自我檢討,是否有認真運用過一些高透明度的資料進行研究?如果答案是「有」,那麼毋須我的祝福,相信大家亦已在投資過程中獲得理想回報;相反,答案如果是「否」的話,那麼投資出現損失,大家亦不應怪責公司所給予的資料不足。因為大家有沒有用心去找尋過資料,本來已是一大疑問,就算那些沒有提供足夠資料的公司真的願意增加透明度,大家又是否會好好去珍惜呢?

有透明度亦要善用
當然,我絕對贊成公司應不斷增加資料的公布,因為一間公司的透明度愈高,無論是分析員、投資者,還是股評人,在分析該公司的前景時,絕對有正面的幫助。但這個權利有賴各投資者自行爭取,如果大家對這些資料抱着愛理不理的心態,在欠缺需求的情況下,試問各上市公司又怎會在意有否公布更多的資料給投資者呢?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