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多番推出措施壓抑投資過熱,市場擔憂若仍不見效,中國人民銀行會進一步提高存款準備金比率,引發國企股昨日進一步下跌,沽盤更蔓延至紅籌股,國企及紅籌股買賣佔港股總成交達39%。
恒生國企指數收報4707.42,跌254.11,跌幅達5.12%,遠超港股;國企指數期貨收4630,低水77點,總成交增至6458張。
石化、煤、水泥、金、銅及鋼鐵等原材料國企股成重災區,如鎮海煉化(1128)跌12.37%,跌幅是國企指數成份股之冠,紫金(2899)、中國鋁業(2600)及海螺水泥(914)跌幅介乎7.81%至9.7%(見表)。摩根大通調低中國投資評級至「跑輸大市」,主要是去年底已出現批發物價指數升幅超出了消費物價指數,恐怕今年中國工業公司業績及利潤率會下跌,國企股全面上升的泡沫已爆破,今年將轉為極度選擇性吸納。
中電信(728)公布收購10省詳情後,下跌6.42%,收報2.55元,亦是拖累國企指數急挫的原因之一。
分析員普遍認為收購價合理,是次收購的財務顧問之一瑞銀指出,計劃可令中電信04及05年度每股盈利各上升5.6%及9.3%,並預期73%的收購代價會透過發行新股集資支付。花旗則稱,收購以04年盈利計算,市盈率為8.9倍,較上市公司的11.3倍有10%至20%折讓,作價合理。該行預期中電信04及05年度盈利可因此升8.8%及11.5%。
不過,里昂則指出,收購作價合理的背後原因,是收購產生的商譽並未計算在內,不用攤銷,加上物業減值撥備及稅務優惠等影響所致,但該10省資產質素則較估計為低,高負債及高資本開支,但EBITDA利潤率則為39%,收購後會有成本效益,但對提升中電信盈利影響則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