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假期後,返到辦公室,看到4月13日《蘋果》財經版的頭條標題是:「五隧一橋債券發售目標 散戶人人有份」,剛巧旁邊放着《Bloomberg》的報道,其標題為:「TreasuryBuyersMostPessimisticSince1990AfterJobsReport」,意指美國就業數據公布後,令投資者對美國債券的前景極為悲觀,其悲觀程度跌至1990年以來新低。由此可見,美國投資者對債券的前景極不看好,而香港因聯繫滙率的關係,本港的利率與美國同步,故美國的債券前景不佳,香港的債券亦不會好到哪裏。既然如此,在這時候推出債券,希望散戶人人有份,咦?究竟是「益」你?還是……?
上段講到,投資者對債券的悲觀程度已跌至1990年以來新低。筆者對此點頗感興趣。由於「悲觀」是頗為抽象及虛無飄渺之東西,可以怎樣量度?原來美國有一間著名專門研究債券的公司Ried,Thunberg&Co.,Inc.,它有一個極受美國債券投資者關注的情緒指數(InvestorSentimentIndextowardthebenchmark10-year-note),此指數在本月初(4月5日)跌至39,乃1990年以來新低,顯示市場不太看好債券的後市。
至於利率一旦上升,怎麼辦?不妨看看BillGross的部署。
TotalReturnFund是美國甚至全球最大的債券基金,其管理的資產高達760億美元,而不難解釋其基金經理BillGross是頗受美國債券投資者關注的人物之一,他被稱為全球最佳債券投資家(Theworld'sbestbondinvestor)。
正因BillGross對債券投資者的影響力不少,故在年初,當Gross接受《紐約時報》的訪問時指出,他預期通脹重燃及利率上升等因素,估計債券價格將會下跌,更令投資者驚訝的是,他也把自己部份的資金抽離其管理的債券基金。
由於Gross管理的債券基金過往回報極之優異,加上其基金管理資產之大,故該訪問曾引起一陣的哄動。
據報道,Gross把部份私人投資由債券基金轉移至商品期貨、非美元債券及地產等。同時,Gross亦將其管理的債券基金組合內的40%資產調至短期債券,因此即使利率上升,也可減低其損失。此外,Gross亦把大約9%的資金轉至Tips(InfationprotecedTreasuries),即利率與通脹掛鈎的國庫債券,故即使通脹重臨,Tips的利息也會隨之相應地上升。
Gross是全球頂尖的債券投資大師,若閣下也預期通脹重燃,利率回升,亦可效法Gross的策略:(1)減低持有債券的百分比;(2)把債券組合轉至較短年期;(3)持有類似Tips的通脹掛鈎債券;及(4)持有硬資產(HardAssets)。
譚紹興
電郵: